16歲天文迷 拍出超清晰月球圖

 |2021.06.29
1751觀看次
字級
賈竺也常拍攝銀河的照片。圖╱取自賈竺IG
賈竺用五點五萬張影像,創作出最清晰的月球圖片。 圖╱取自賈竺IG
賈竺拍攝天文的時候,同步將資料傳輸到筆電裡。 圖╱取自網路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對於青少年、尤其是高中生來說,通常會想要高階手機、遊戲機或機車作為禮物。不過對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浦那(Pune)一位十六歲年輕人賈竺(Prathamesh Jaju)來說,在過去兩年裡,望遠鏡和相機是他隨身攜帶的夥伴,賈竺日前創作出最清晰、詳細的月球圖像,並在IG分享他的高動態範圍(HDR)照片。

他承認,蒐集這麼多照片並創作出迄今為止細節最清楚的圖像,對他的技術是個考驗。賈竺說:「處理圖片的過程幾乎要毀了我的筆記型電腦。」

賈竺使用從浦那最古老的業餘天文俱樂部Jyotirvidya Parisanstha(JVP)借來的光學望遠鏡組件,從深夜一時開始在四個小時內拍攝幾萬張圖像,圖片檔案在電腦中占據的容量超過一百八十六吉位元組(GB),這位業餘天文攝影師透過拍攝月球不同區域的多段影片開始這個項目。每支影片包含約二千幀圖片,從大約七萬六千幀畫格中挑選最好的五點五萬幅影像進行後期處理。

從不同色彩範圍

辨別礦物質分布

他的訣竅是將這些影片合併並堆疊成一張圖像,同時將它們分層以產生3D效果。「我拍了大約三十八段影片」,賈竺說:「我們手動銳化每一個圖片,然後在影像軟體Photoshop中將它們拼接在一起,就像一個大馬賽克。」

賈竺說,他從網路文章和YouTube影片學會如何拍攝和處理這樣的合成圖片。同時利用包圍曝光的效果,讓影像暗部及明亮部分都能顯現出來,經過四十小時的處理過程,完成這些具有華麗細節、豐富質感,和有著令人驚歎色彩範圍的月球構圖。

賈竺說,這些顏色是一種迷人的現象。它們代表月球上的礦物質,比起人的眼睛,單眼反光相機可以更清晰地分辨這些礦物質。

他解釋:「藍色調顯示富含鈦鐵礦的區域,其中含有鐵、鈦和氧,而橙色和紫色顯示的是鈦和鐵相對缺乏的區域;白色和灰色的色調則顯示更多的曝露在陽光下的區域。」

賈竺在IG上分享天文望遠鏡、超高速USB相機、三腳架和鏡頭的規格,以及用來製作照片的軟體。他在觀看電影《星球大戰》和類似的太空小說電影後,從最初只是對太空愛好和興趣,天文攝影現在變成一種全心的熱愛。三年前,他在JVP上過正式天文學課程,希望將來能成為一名專業天文物理學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