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頂礁鯊頭部出現斑點及病變的照片,在社群媒體廣為流傳。圖╱取自網路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海洋生物學家正在馬來西亞調查白頂礁鯊(whitetip reef shark)罹患皮膚病之謎,初步報告顯示,禍首可能是海洋升溫。
白頂礁鯊有著顯眼的白色鰭尖,白天通常在珊瑚礁旁歇息,深受潛水愛好者喜愛,但一到了夜晚,牠們就會開始出沒,四處覓食小魚等動物。
水底攝影師在婆羅洲(Borneo)北部沙巴外海拍到一隻白頂礁鯊頭部出現斑點及病變的照片,日前在社群媒體貼出後廣為流傳。
不久後,附近潛水勝地西巴丹(Sipadan)的潛水夫,以及來自沙巴的大學、政府與保育團體的專家團隊,在他們看到的白頂礁鯊群身上陸續都觀察到同樣的皮膚病。
團隊嘗試判斷皮膚病起因後,發現西巴丹五月的海水表面溫度達到攝氏二十九點五度,較一九八五年高一度。
沙巴州的非營利保育團體「珊瑚礁守護者」(Reef Guardian)資深海洋生物學家史匹吉(Davids Austin Spiji)說:「我們幾乎可以斷定海洋暖化是造成西巴丹白頂礁鯊生病的原因之一。」他排除人為因素涉入,是因為西巴丹是海洋保護區,禁止捕魚,附近亦無聚落和工業設施。
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Universiti Putra Malaysia)水生動物研究教授穆罕默德.丁恩(Mohamed Shariff Mohamed Din)說,發現白頂礁鯊有皮膚病的同時,當地也發生珊瑚白化。他說:「我們不能忽視因溫度升高所產生的改變。」
但團隊尚未進行完整的科學研究,馬來西亞沙巴大學婆羅洲海洋研究所(Borneo Marine Research Institute of Universiti Malaysia Sabah)學者曼加里─松本(Mabel Manjaji-Matsumoto)表示,五月間,團隊嘗試捕捉一些白頂礁鯊來採集檢驗樣本未果,七月會再試一次,「如果能取得樣本,至少就一定能找出病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