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九講 佛光學問題初探

 |2007.10.06
1307觀看次
字級

【課文】

三六、佛光山於全世界各地設有多少圖書館?

佛光山成立之圖書館包括:西來大學圖書館、南華大學圖書館、新竹無量壽圖書館、佛光山民眾圖書館、大慈庵圖書館、大慈育幼院兒童圖書館,及叢林學院研究館、男眾學部圖書館、女眾學部綜合圖書館、國際學部圖書館等海內外佛學院圖書館。此外,佛光山海內外百餘所別分院亦皆設有圖書館,如美國西來寺、澳洲南天寺等。

三七、《佛光大辭典》何以得到優良圖書類金鼎獎?

一九七七年,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集佛光山中國佛教研究院之員生二十餘人暨佛、文、史、哲及精通梵、巴、英、日文等學者,由慈怡法師主編,費時十年,完成一套八冊鉅著《佛光大辭典》。本辭典擁有二萬二千六百零八條辭彙,七百萬言。尤以解說深入淺出,更配以相關圖片補文字詮釋之不足。凡一般術語、名相、人氏、地名、寺院庵堂、宗派教義、典籍詞章、法器儀規、藝術建設、掌故公案,均在蒐集之列,並作翔實介紹。此外,為便於讀者查閱,另備有「索引」一冊,使檢索便捷。又本辭典內文中,凡一事一物,均載明經典出處;凡古今人物,均在搜羅編列之內。引證之廣,涉獵百千經論;解說論議,容攝諸家言詞。可以說本辭典已等於是現代人之一部佛教百科全書。因此,本辭典於一九八九年榮獲優良圖書類。

三八、佛光書局及文物流通處,在弘法上擔任何種任務?

本山為讓佛教徒方便請購各類佛書、法物、佛教錄音帶、錄影帶等,於各地別分院設立佛教文物流通處,並於海內外各地設有佛光書局,帶動國內外佛教文物流通,使佛教文化得以弘揚。

三九、香海文化事業公司內容如何?

除佛光出版社外,成立於一九九七年的香海文化事業公司,主要做為佛教文化與社會傳播的橋樑。舉凡佛教圖書出版、影音發行及文物流通,藉由香海的普遍發行,讓社會大眾有緣接觸佛教。

四十、如是我聞文化公司如何推動「法音宣流」?

如是我聞文化公司成立於一九九七年。以「如是我聞」為名,是希望以阿難尊者弘傳正法的使命作為精神指標,傳播與製作優良品質的音樂,並藉由美好的音樂來淨化社會,改善身心環境。

四一、佛光山推動人間佛教的具體貢獻有那些?

1.世界佛教人口增加;

2.青年學佛風氣日盛;

3.在家弟子弘揚佛法;

4.傳播媒體重視佛教;

5.佛教文物廣泛流通;

6.佛教梵唄受到重視;

7.佛光人會蓬勃發展;

8.教育學界肯定佛教;

9.政黨人物實踐佛教;

10.演藝人員皈依佛教;

11.佛學會考成績輝煌;

12.弘法佈教跨國越洲。

四二、佛光山做了那些推廣社教方面的工作?

佛光山所推廣的社教工作有佛學會考、監獄佈教、戒治班、把心找回來、七誡運動、慈悲愛心人列車、三好運動,開辦電台、電視弘法、佛光緣美術館,以及佛光緣社教館舉辦的各種佛學研習班、才藝課程等,對淨化人心,端正社會風俗,俾有助益。

四三、何謂「佛光緣」的事業?

佛光山為方便度眾,提供廣大社會群眾接觸佛教的因緣而成立的事業或舉辦的活動,皆名之為「佛光緣」,如書坊、美術館、滴水坊、佈教所、園遊會、義賣會等。

四四、「滴水坊」的名稱由來?

「滴水坊」之名,取自「滴水之恩,湧泉以報」,以茶會友之意。始於一九九四年「佛光緣美術館」成立之時,為回饋十方大眾的成就,於美術館旁設立「滴水坊」,提供信眾在欣賞名家書畫作品後,有一個澄淨身心的寧靜去處。今全球皆設有「滴水坊」,以方便信眾使用。

四五、佛光山有那些基金會?

有「佛光山文教基金會」、「佛光淨土文教基金會」、「佛光山慈悲社會福利基金會」、「人間文教基金會」、「佛光山電視弘法基金會」等。

四六、人間衛星電視台其內容如何?

佛光山於一九九六年十一月成立「佛光衛星電視台籌備委員會」,一九九七年成立「佛光衛星電視台」,並於一九九八年元月一日開播。佛光衛視首創國內電視節目中不插播商業廣告,並製作相關佛教、社教、歷史、青少年、婦女等節目,為聲光五彩的現代視聽世界,建立一片清新的電視淨土。開播第一年,即榮獲第三十四屆電視金鐘獎「最佳剪輯」和「最佳文化節目主持人」獎,也是全國有線衛星電視台中唯一獲獎者。

二○○二年十月更名為「人間衛星電視台」。以<年輕化.教育化.國際化.公益化>為願景,謹慎用心的製作優質節目。人間衛視不帶商業色彩,傳播平安善美的社會公益資訊。人間衛視以多元化的觸角深入製作每個節目,涵蓋青少年、語言學習、寰宇旅遊、生態環保等啟發性的節目。自2001年12月起,人間衛視邁向國際化的腳步,讓全球海內外都能看得到人間衛視的優質節目。

本文節錄自《佛光教課書》

第十一冊 第十七課(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