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力鳳(Salifong)可以用中文稱為『除穢驅疫祭』,以前阿美族部落中,如果遇到傳染病或是俗稱的瘟疫流行時,就有可能舉辦撒力鳳,將所謂的病魔、不好的東西驅趕出部落。」圖/Max
文/林和君
「撒力鳳(Salifong)可以用中文稱為『除穢驅疫祭』,以前阿美族部落中,如果遇到傳染病或是俗稱的瘟疫流行時,就有可能舉辦撒力鳳,將所謂的病魔、不好的東西驅趕出部落。」
「除穢驅疫祭並不會輕易舉辦,首先會由部落領袖、耆老們開會討論,決定舉辦以後,就由巫師幾旮瓦賽(Cikawasay)先請示祖靈、卜問程序,選定由部落中的哪些青年來祛除穢氣。」
「接著,頭目會帶領大家祭拜歷代先人們,請求先人引領族人舉行儀式,再由頭目帶領青年們,用準備好的蘆葦、蘆竹等工具,在部落裡四處巡行,也會走到族人的屋子裡,用蘆葦四處拍打揮掃,並且高呼『走吧走吧走吧走走走走』,將病魔、穢氣趕走。在家裡的人也會從屋子裡向外潑水,表示將病魔、穢氣一起趕出去。」
「隊伍一起將病魔與穢氣趕除到部落外面後,在回到部落前,會在部落的入口處,將蘆竹鋪在地上,畫出一道界線。大家依序跨過這道界線,象徵將病魔阻擋在界線之外,不會再入侵到部落裡。」
「舉行儀式的期間,有一些飲食禁忌必須遵守,像是:禁止吃豬肉或是海鮮等葷食,只能採集林投樹的嫩心,或是紅豆當作食物,以嚴謹、乾淨的飲食來增強抵抗力。而且,大家也不會出去工作,要待在家裡,等到儀式結束為止。」
「咦,這和電視上說的『隔離』好像喔!」昂蓋靈光一閃,很快地接著馬耀爸爸的話回答。
「雖然以祭祀儀式來驅逐病魔,並不如醫生診治來得直接,但是在以前醫療還不發達的時代,舉辦除穢驅疫祭可以提醒大家:現在部落裡有病情,請大家務必小心注意,同時也可以安定人心。撒力鳳已經很久沒有舉辦了,現在重新讓大家看見撒力鳳,也可以告訴大家,以前的時代,族人是運用什麼樣的傳統知識生活並生存著。藉由大家一起參與撒力鳳,關心彼此,凝聚對抗病情的團結意識喔!」
「而且,這也是讓部落裡的晚輩,向長輩請益、學習的好機會,連結部落上下每一個人的職責,協助保護部落,將這些重要的經驗和文化傳承下去。」
「現在隨著科學發達與醫學進步,我們都知道病情的原理了,所以保存傳統祭祀的用意,除了延續文化外,更重要的是將部落的每一分子串聯起來,凝聚大家的向心力。而且時代進步了,祭祀也會適當地做一些調整。像撒力鳳以前是不能讓婦女、小孩參加的,因為人們認為惡靈會纏上她們,而影響進行除穢驅疫工作的男人們。而且,保護部落在以前本來就是男人的工作,不會讓婦女、小孩去做這些有危險性的事。」
「不過,現在大家都知道並不是惡靈導致病情,所以也會讓部落的小朋友們跟著長輩一起來看除穢驅疫祭。而且,這也是教孩子們『什麼是阿美族』很重要的一個機會。」
「昂蓋啊,以後這些工作就要交給你了,」馬耀爸爸將手中的蘆葦交給昂蓋說:「所以,好好學,就算我們現在必須待在家裡抗疫,等到疫情過去,我們未來仍要繼續生活、繼續保護部落喔!」
昂蓋緊緊地抓著手中的蘆葦,他知道,真正能保護大家的,不只有靠蘆葦這些工具而已,還要有不怕惡靈、勇敢對抗病魔的勇氣和知識,再加上每一個人的團結。
註:其他的台灣原住民族群也有相似的「除穢驅疫祭」,例如台東排灣族、魯凱族與布農族,都有類似的遮蔽儀式或是祈福驅疫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