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疫情持續升溫,民眾不僅居家上班上課,更減少外出,但一定要出門上班、採買物品或就醫時,必戴口罩之外,也有愈來愈多的人會戴上防疫護目鏡或面罩。宜家居家護理所執行長、護理師李姉穎提醒,護目鏡及面罩使用後,一定要確實做好清潔與消毒工作。
李姉穎表示,戴護目鏡可以保護眼睛,根據不同環境的需求,具有防護飛沫等液體噴濺、防光害、防塵等效用。市售護目鏡所使用的材質,百分之九十九是PC(聚碳酸酯)塑料材質,透光性佳,也是光學眼鏡、顯微鏡、手機殼、運動水壺等所使用的材質,還具有彈性好、耐衝擊、防紫外線等特性,使用上無毒性。
護目鏡使用後,如何清潔與消毒?李姉穎指出,第一步先清潔,以減少鏡面有機物的附著,再進行消毒,建議可使用中性酵素噴灑在護目鏡上,停留二十分鐘,待唾液溶解、蛋白質分解後,再用清水清洗,之後以布壓乾。
也可以使用中性清潔劑清洗後,再噴百分之七十五酒精消毒,最後將護目鏡放置於通風陰涼處風乾,再以夾鏈袋收納或用防塵布包起來,避免鏡面有刮痕、磨損。
面罩則多使用PET(聚對苯二甲酸乙酯)及PU(聚氨酯)兩種塑料材質,使用的壽命比護目鏡短。李姉穎說,PET及PU材質的面罩清潔,只能使用中性清潔劑清洗,再以百分之七十五酒精消毒,最後讓它自然風乾。
李姉穎提醒,不論是PC材質的護目鏡或是PET及PU材質的面罩,都屬塑料材質,皆要避免接觸高溫,不可使用熱水加溫清洗,也勿放置於陽光直射的地方,以免護目鏡或面罩發生塑膠老化、破損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