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識》動物嬉戲 為了生存

◎陳育和 |2007.10.04
408觀看次
字級

根據動物學家多年觀察,認為同類動物間嬉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鍛練。

例如在地上追逐的小狗,除了鍛練自己強健筋骨外,還增加了肌肉塊的力量。衝跑也增加了動物的耐力,並增強了心臟功能。

但是,動物更需要混亂的嬉戲打鬥。生物學家相信,這能加強神經肌肉發育,這一部分是大腦肌肉指令做什麼的關鍵。例如:當生活在山地的巨角塔爾羊的幼崽衝撞岩石地面時,牠們大腦中的神經細胞便連成了一個網,這種網可以協調肌肉動作,使巨角塔爾幼羊安全地在陡峭的山岩上跳來跳去。

生物學家們相信,動物的嬉戲,加強了必須合作才能生存的動物間強大的社會紐帶。如狼幼崽在一起玩耍,就意味著將來有一天牠們在一起捕獵。

另外,動物在嬉戲中還能學到其他常識,例如所有靈長類的動物都曉得自己在群落中的地位,牠們知道哪種動物強大、哪種弱。這一點在年輕的河馬身上也能得到證明,牠們之間常彼此廝咬,以測試對方的力量。

不過,在嬉戲打鬥中,動物們都會注意不傷害對方。例如小熊在彼此打鬥時,四個爪子都是收縮的。

在哺乳動物中的嬉戲打鬥都有正式的邀請或發出信號。小狗在邀對方打鬥嬉戲前,總是前爪伏地弓起身;小馬則會突然躍起;黑猩猩會齜牙咧嘴;大熊貓則會突然翻跟斗。所有這些信號都是讓對方知道,自己的目的不是想真正打鬥。

在幾歲以後,動物們就不喜歡嬉戲打鬥?這一點取決於牠們的發育生長速度。一般來說雌性動物比雄性發育快,因此,雌性動物間的嬉戲,通常在較早階段便停止了。

但是有些動物在整個生命過程中始終保持著這種嬉戲的可能性,如海豹、海獅愛玩球、圈或拋甩其他東西;成年水瀨終生喜歡嬉戲打鬧。

總之,動物的嬉戲主要還是年幼動物的事,但與生存有密切相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