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內猝逝確診頻傳 防疫現破口

 |2021.06.10
1486觀看次
字級
快篩呈陽性反應者,須上公車送檢疫,一上車就忙著通知家人。圖╱邱德祥
台北市內湖區壹電視大樓七日發現一名攝影師猝死廁所,證實確診新冠病毒。壹電視昨天在公司中庭設置快篩站,協助全體員工快篩。圖╱邱德祥

【本報台北訊】壹電視爆出有攝影猝逝後確診,內部員工人心惶惶,台北市衛生局昨天到場協助壹電視員工進行第一批篩檢,今天還會再篩第二批。首批快篩有十一人呈陽性反應,其中包括兩位壹電視主播吳衣璇、趙惠雯。

近一周,士林地檢署相驗六件猝死案件,就發現五人確診,包含北投一家三口、內湖電視台死亡案及水流屍。台北地檢署近三周的統計,也在七件疑似案例中驗出三件確診。

第一線檢警人員近來有多人公開表達,大量疑似不知自己罹患新冠病毒卻猝死案件,若未先釐清病死或確診與否,一味推給司法相驗,已導致巨大防疫破口。包括法醫PCR採檢結果出爐時間需二到三天,這段期間造成遺屬及接觸者均未被匡列隔離的空窗期,甚至錯失追蹤確診黑數的時間,造成確診者持續在不知情下讓病毒擴散。

從檢警到法醫都建議,現行程序出現破口隱憂,應即時修正,死亡案件應由衛生單位協助採檢、送驗,盡速釐清是否確診。

專家解讀則是:這代表社區感染仍嚴重,「已感染者多於確診者」,顯示疫情隱藏許多黑數,應該擴大篩檢、增加篩檢頻率,讓民眾能方便採檢是目前最重要的課題,才能避免無症狀或輕症者足跡不斷蔓延。

密切、非密切接觸

都匡列篩檢

防疫學會榮譽理事長王任賢說,為什麼這些人死亡之前都沒被發現確診?他們跟不明原因感染的患者一樣,都有接觸史,只是沒被找出。確診案例中,無症狀者就占六成七,這些黑數要趕快找出來,在不封城的情況下,較好的做法就是將確診病例做清零篩查,也就是密切和非密切接觸者都盡量匡列篩檢,並在疫情熱點打疫苗,滾動調整疫苗接種順序。

注意隱性心搏過慢

也有猝死風險  

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也認為,社區感染仍嚴重,無症狀的感染者恐為數不少,他們是高危險群,自己不自覺,且會傳染給別人,一旦病情轉為明顯,病情惡化得快,容易發生隱性缺氧猝死,年輕人猝死增加就是令人擔心的現象。

施信如說,要防止這種現象,一來要擴大篩檢,二是增加篩檢的次數,第一次可能篩不出來,第二、三次就有機會,讓民眾容易採檢是當前的重要課題。建議症狀不明顯的確診者使用血氧機追蹤血氧濃度,濃度低於百分之九十四,要盡速就醫。猝死與病毒強度有關嗎?他認為還不至於,主要是篩檢得不夠多,無法及時抓出感染者。

陽明交通大學校長林奇宏說,連續多起個案都是死後確診,明顯看出社區有超過想像數量的無症狀者及輕症者,國外狀況也是如此,才會連自動販賣機都可以買到快篩試劑,即使快篩有偽陽偽陰疑慮,但還是要普篩,且愈方便愈好。同時在隱性缺氧之外,還要注意隱性心搏過慢的猝死風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