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第三級警戒管制再延長至六月二十八日,各級學校也配合停止到校上課至暑假。台北市一所大學空蕩蕩的操場。圖/中央社
台北市教育局表示,台北市高中職、中小學、幼兒園、補習班及安親班,配合停課至七月二日。圖為親子在家自主學習。圖/林伯東
【本報綜合報導】各級學校停課到暑假,多數老師認為「是預期中的事」,疫情沒趨緩,恢復上課風險高。但有老師質疑,教育部應提出完整配套,別只是說「停課不停學」,在公文上作文章,應提因應對策。也有老師建議,提早放暑假,再研擬補課,會比遠距教學更有效益;如何做測量,老師們傷透腦筋。
教育部宣布第三級警戒延至六月二十八日,老師們認為,疫情嚴峻,大家能理解此決定,但線上教學品質不如實體課程,教育部應提完整配套措施,保障學生受教權。
「目前還沒有全班到齊過」,台北市有國小教師說,線上教學光要讓全班到齊就很難,手機螢幕太小,家裡電腦不夠多,很多學生沒法準時上線,也有準時上線的在做別的事。
小六接軌國中
考驗很大
新北市某高中英文老師說,線上教學品質差,只有實體教學的一半效益,得不斷確認同學有沒有掛機,是否乖乖待在電腦前,就要花不少時間,若學生真的離開座位也沒輒,不可能要全班掛機等同學來上課,「網路延遲也影響教學」,上課講話要等一下才能獲得回應。
另一名老師表示,線上授課對老師挑戰不小,要兼顧孩子需求、家長期待及實務效果。有些家長比較重視學生課業,就算課上不完,父母會協助課後輔導,但對資源不足、父母較忙的學生來說,就沒有這種支援,「學生課業程度差異會愈來愈大」,停課時間愈長,對偏鄉、弱勢學生處境愈不利。
若八月疫情趨緩,建議把十天暑期輔導拿來補足線上教學兩個月而少上的課程,教育部應給第一線老師更明確做法及教學資源,不能把難題丟給學校。屏東縣偏鄉小學黃老師憂心,小六畢業生到國中會有空窗期,如何與國中接軌,考驗很大。
許多孩子
想念學校生活
另外,國中小學生的家長對於第三級警戒再延長也是一片哀嚎,許多家長表示要上班,孩子沒人監督、管理,也有不少家長認為線上學習效果真的很差;但有大學生家長表示,增加親子相處時間,「真是疫情意外收穫」。
不少學生一開始放假很開心,但現在已覺新鮮感過了,在家遊戲玩到乏味,想念學校生活;高雄一名中學生說:「想早日回學校,能和同學一起打籃球的日子!」南投縣四年級李姓同學表示,成天對著手機螢幕上課很無聊,沒辦法跟同學聊天,更別說是下課一起玩,「很懷念以前上課的日子」。
彰化縣各級學校家長會聯合會理事長胡凱荏表示,較擔心國中小學生與家長、教師,無法跟上教育部的雲端學習,學生和家長多數仍難適應雲端學習配套措施,「停課不停學」效果可能打折扣。
北市有家長表示,開學後小孩要升小三要重新分班,因為沒機會和同學聚一聚,感到很失望,現在只求九月能順利開學,也希望疫情趨緩,讓同學開學後可以和新班導面對面認識,實在不希望第一次見面就要視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