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竹山訊】南投縣竹山鎮沙東宮保存一批傳統農村文物,已一百多年歷史的人力脫穀機是罕見骨董,造型特殊的龜骿是先人避暑農具,廟方陳列在文物展覽館,屢吸引民眾觀賞。
沙東宮日前配合舉辦九二一地震照片展,重新整理保存的傳統農村文物,每逢假日在文物展覽館開放參觀,廟方管理委員會委員輪值擔任解說員。
文物展覽館保存整套處理稻米的傳統農具,其中沙東宮管委會總幹事黃國惠提供一具人力脫穀機,俗稱「甩桶組」,是從稻穗篩取稻穀的用具。六十六歲的黃國惠說,該農具是父親務農時代傳下來,迄今歷史起碼有一百年。
七十二歲委員王崙德仿製的龜骿,龜殼狀造型很特殊,以竹片編織成骨架,再覆蓋竹葉,人背穿在身上,再戴上竹笠,活生生是現代的「忍者龜」。王崙德說,龜骿是避暑用農具,先人背穿著的龜骿,頭戴竹笠,可避免在烈日下過度曝曬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