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傷友正能量 用愛回饋社會 李祖翔 |2021.06.01 語音朗讀 261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陳薇涵在復健告一段落後,竟到菲律賓挑戰測試徒步、潛水耐熱程度。圖╱陳薇涵提供陳薇涵(中)與友人帶物資到尼泊爾關懷弱勢。圖╱陳薇涵提供陳薇涵雖然失去亮麗外表與部分健康,生命依然活得璀璨。圖╱陳薇涵提供雖非本科系,陳薇涵從零學起,畫海圖、配電盤,勤奮練習。圖╱陳薇涵提供 文/記者李祖翔失去健康,人生依然能活得璀璨嗎?31歲的陳薇涵給出了答案,受傷後復健告一段落就到菲律賓潛水,還到尼泊爾關懷弱勢孩童與僧侶,日前更大方秀出嚴重的傷痕,加入臉部平權宣導行列,給尚未走出陰霾的朋友更多「溫柔」的勇氣。2015年的八仙塵燃意外,至今聽聞仍怵目驚心,「活著的,折磨才正要開始。」陳薇涵在意外發生之前,懷抱著環遊世界的夢想,大學就讀日文系也到日本住過一段時間,一畢業到澳洲度假打工,從採收茄子到肉品包裝,即使被詐騙、多繳了房屋租金也不驚慌,以吃一塹長一智的魄力體驗異鄉際遇。返國後3個月,她做了一件讓家人覺得「很敢」的事:去八仙樂園。意外發生後她受傷面積達68%,深2至3度,臉部、四肢、後背的傷勢最嚴重,昏睡32天才救回。燒燙傷者皮膚難排汗,晒太陽或運動容易造成體內溫度過高、中暑,但復健後陳薇涵卻到炎熱的菲律賓,想測試自己的「耐熱度」。她熱到頭痛、發脾氣,只能靠泡海水降溫,皮膚脆弱、腳受傷,得想辦法上藥,其他傷友聽到她要在沒有冷氣的地方練習耐熱、徒步與潛水2個多月,都覺得這個人瘋了!相信境隨心轉 超越極限相信「境會隨心而轉」,意志堅定的她竟真的超越人體極限,一句「我相信我可以」簡單俐落的話,克服所有「不爽」情緒,受訪時更透露繼菲律賓之後,其實還去了一趟蒙古沙漠。2019年9月她再度做了一件壯舉:出發尼泊爾,關懷弱勢。此前她常關心國際議題,一次旅行結識在尼泊爾服務的大姐,托大姐引薦,在好友2人自費陪伴下,一起帶著物資探望身障學校、燒傷孩童,也到寺廟捐文具與奶粉給小沙彌。有心公益的原因,只是受傷後得到許多人幫助,真的很想回饋。平常不爬山,此行更挑戰喜馬拉雅山,笑說「我做到了!只可惜沒看到日出」,她從不覺得自己厲害,僅僅想到就做而已。這場突如其來的意外,讓陳薇涵失去亮麗外表和健康,復健折磨卻能換個角度想:「要往前走,就必須認清事實,我總不能待在家裡照鏡子,一直哭吧?」不掩傷疤 自己定義自己對於協助傷友復健的陽光基金會,她也滿懷感恩,表示一個圓夢企畫完成了學習潛水的目標,以至現在能做與海有關的工作。雖然不是本科系出身,找工作碰壁沒有氣餒,憑藉游泳、SUP教學及救生專長,去年成功被遊艇公司錄用。她與一般傷友一樣,面對群眾感到怕生,可是有了專業支撐,帶活動可以表現得很好,更能充滿自信的為陽光臉部平權發聲。陳薇涵說,傷友最難痊癒的不是外在傷口,而是受傷前後的差異和承受異樣眼光的心,需要大眾「溫柔」一點,激發勇氣,她也鼓勵傷友「找到其他認同自己的價值,會發現外在只是一個軀殼。」身在局中,也許覺得調適的歷程漫長,可是走出來就能知道其實也沒什麼。「我就是我自己,不需要別人來定義。」與其遮掩傷疤不如大方展示的陳薇涵,用旅行看世界,也讓世界看看她,感受彼此的包容與接納。疫情期間,工作與旅行都暫緩,她也不忘加強技術潛水功夫,讓生命持續璀璨發光,瀟灑。 前一篇文章 古文物醫生 挖掘課本沒教的故事 下一篇文章 生命擁佛法、音樂 他用笑臉取代憂愁 熱門新聞 01台中新社花海 重現經典卡通2025.11.0602WTA、ATP年終賽 獎金創新高2025.11.0703佛光佈教師、友愛服務隊 精進行佛2025.11.0604《365日》贈嘉義香湖國際大飯店 佛光人結書香善緣2025.11.0605【生活快門】 喜見採茶女2025.11.0606水星室內樂團表演 中美寺傳遞愛與和平2025.11.0607日中文化藝術季 大阪佛光合唱團獻唱2025.11.0608【牽手一生】 最深的愛是 我陪你2025.11.0609健保補充保費變革 政院急踩煞車2025.11.0710再闖WTA年終賽 謝淑薇力拚第2冠2025.11.0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畫家捐創作義賣 助失依兒有家 部落全家福 鏡頭捕捉原鄉情感助視障讀圖表 盲博士創電子平台導演著青蛙裝 下水拍攝產業記憶35年熱心義工 從哥哥被喊到叔叔 阮虔芷樂奉獻 凝聚企業家做公益 作者其他文章家扶無窮世代計畫 5千萬元缺口待補 憂YTR倡偏方 陽光急闢謠:燒燙傷快「沖冷水」2022金扶獎頒獎 賴清德勉勵5位自立「家扶兒」淨灘、立槳到吃素 培力園帶孩子體驗生活新風貌讓愛流動 祖父母為己立傳邀祖父母為自己立傳 壯世代讓家庭的「愛」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