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藝術輔療 挺居家照護者

 |2021.05.31
855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全國疫情進入三級警戒,孩子宅在家,讓家中有特殊孩子的家長壓力大增。不只特殊孩子,因社區關懷據點、日間照顧中心全面暫停開放、緊縮服務,照顧長者的擔子也更沉重地落在家庭照顧者身上,卻又因疫情缺乏外出機會,居家照護的身心壓力同樣較往日增加。

兒子讀國小資源班五年級的楊媽媽說,特殊生專注力不足,難以長期盯電腦,她和另一半輪流陪孩子學習,提醒自己要有耐性,仍不時「理智線斷裂」。有亞斯伯格症孩子不理解為何不能去打籃球、慢跑,嘆「像坐牢一樣」,不時與家長起衝突。

陳媽媽每次帶中度智能障礙國小兒子出門買菜就焦慮不已,孩子口罩戴不住,旁人指責、拍照,她頻賠不是,心中吶喊「我的孩子需要更多包容」。單親媽媽陳嘉齡照顧極重度腦性麻痺孩子「比比」,照服員每周一至周五來幫忙三小時,但「比比」無法出門放封快關不住。

「學校停課在家學習,對特教生家庭是一大挑戰。」高師大特教系教授蔡明富說,親子相處需要磨合,建議老師要多與學生、家長聯繫互動。高雄市成功特殊教育學校校長蔡鴻文說,學校依個別化需求提供線上教學、多元教材或紙上作業,學生在家如有學習及輔助器材需求,學校可協助。

家中有長者需要照顧的家庭亦然,有藝術與音樂工作者近日自主發起線上藝術輔療服務。

新活藝術社會企業品牌總監彭恩寧說,他們與台灣亞太創意老化交流協會,上周串聯全台藝術輔療師推出「免費線上藝術療癒工作坊」;新活藝術執行長康思云說,不少已參與者紛紛留言表示「謝謝你們讓我們能從照顧壓力中緩衝一下」,本周三將再加開一場。

國家交響樂團NSO兩年前與英國曼徹斯特室內樂團合作音樂輔療課程,邀受過音樂輔療訓練的音樂家來台培育種子教師。NSO執行長郭玟岑說,此課程引導照顧者透過音樂體驗進行紓壓、溝通和互動,預計八月將推出 App,讓獨居長者或照顧者更易獲得線上音樂輔療素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