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自我】 談論生命的意義

文/歐文‧亞隆 譯/易之新 |2021.05.30
1852觀看次
字級
《生命的禮物:給心理治療師的85則備忘錄》,心靈工坊出版

文/歐文‧亞隆 譯/易之新

就像佛陀所教導的,對生命意義的疑問是無益的,人必須讓自己沉浸在生命的水流中,讓疑問隨流而逝。

人類似乎是尋求意義的生物,卻不幸被拋進缺乏內在意義的世界。我們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創造牢不可破、足以支持一生的意義,然後以微妙的方法否認自己是意義的創造者,於是我們推斷意義在「那裡」等待我們。我們不斷尋求真實的意義,因而常常陷入意義的危機。

許多人尋求治療是出於對生命意義的關切,比例遠比治療師所知道的還要高。榮格說來找他的病人有三分之一是因為這個原因。這種訴求會以不同的方式表現。例如:「我的生活雜亂無章。」「我對任何事都缺少熱情。」「我為什麼活著?要到哪裡去?」「生命當然應該有某種更深的意義。」「我覺得好空虛──每天晚上以電視度日,使我覺得沒有意義、沒有用處。」「即使現在已經五十歲了,我還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我曾做一個夢,夢中我在病房裡徘徊在死亡邊緣,突然發現自己坐在遊樂場要進鬼屋的車子裡,就在車子要進入黑暗的死亡深淵時,我突然看見已過世的媽媽在圍觀的群眾裡,我對她大叫:「媽媽,媽媽, 我做得怎麼樣?」

這個夢,特別是我的呼喚:「媽媽,媽媽,我做得怎麼樣?」在我心頭縈繞許久,並不是因為夢的死亡意象,而是因為它關於生命意義的悲觀暗示。我覺得奇怪,我一生歷程的基本目標,怎麼可能就只是為了獲取母親的肯定!由於我和母親的關係不好,她在世時,我並不重視她的肯定,這更凸顯這個夢的諷刺性。

這個夢所刻畫的意義危機,促使我以不同的方式來探索自己的生命。我做完夢後立刻寫下一個故事,在故事中,我與母親的鬼魂對話,以療癒彼此之間的裂痕,並想了解為什麼我們的生命意義會彼此糾纏、衝突。

有些經驗性工作坊會用一些方法鼓勵大家談論生命的意義,最常用的方法可能就是請成員想一想自己希望在墓誌銘上寫什麼。大部分這類關於生命意義的探索會得到類似下述目標的討論:利他、追求快樂、獻身於某個理想、生育、創造力、自我實現。許多人覺得,如果能超越自我的話,意義的探索會具有更深、更有力的意義,也就是把目標朝向外在的某件事或某個人,比如熱愛某個理想、某個人、某個神聖的本體。

沉溺於金錢遊戲中

近年來,過早成功的高科技富翁常常出現生活危機,這對沒有超越自我的生命意義體系,是非常有啟發性的。這一類人多半是以清楚的願景開始他們的生涯──要成功,賺一大堆錢,過高品質的生活,得到同仁的尊敬,早早退休。確實有無數的人在三十幾歲就達到這個目標,可是開始升起疑問:「現在呢?我下個四十年要做什麼?」

我所見過的大部分年輕科技新貴,會持續做相同的事,開新公司,企圖重複他們的成功。為什麼?他們告訴自己,必須證明成功不是出於僥倖,他們可以自己做到,不需要特別的夥伴或導師。他們的門檻愈來愈高,在銀行裡存放一、兩百萬美元已不能讓自己與家人覺得安穩,他們現在需要五百萬、一千萬甚至五千萬美元,才能放心。當所賺的錢根本就花不完時,他們知道再賺更多錢根本就沒道理,也沒意義,卻還是停不下來。他們知道他們沒有時間陪家人,沒有把時間花在貼心的事上,可是就是無法放棄遊戲不玩。他們告訴我:「錢就好像丟在那裡,我需要做的只是撿起來就好了。」他們不得不玩下去。有位房地產大亨告訴我,他覺得如果自己停下來的話,就會消失不見。

許多人害怕無聊,即使是一點點無聊的感覺,也會使他們急忙回去玩金錢遊戲。叔本華說,意志本身是永遠不會滿足的,只要滿足了一個願望,就會出現另一個願望。雖然會有非常短暫的舒緩、瞬間的飽足,可是很快又會轉成無聊。因此,他說:「每個人的一生都是在痛苦和無聊之間翻來覆去。」

不像處理其他存在的終極關懷(死亡、孤獨、自由)的方式,我發現最好用拐彎抹角的方式來處理生命的意義。我們必須做的是投入各種可能的意義中,特別是某種具有自我超越的意義。重要的是投入,而治療師所做的,就是找出投入的障礙,並幫助對方移除障礙。就像佛陀所教導的,對生命意義的疑問是無益的,人必須讓自己沉浸在生命的水流中,讓疑問隨流而逝。

(摘自《生命的禮物:給心理治療師的85則備忘錄》,心靈工坊出版)

作者簡介

歐文‧亞隆 (Irvin D. Yalom)

1931年6月13日生於美國華盛頓特區,是美國當代精神醫學大師級人物,也是造詣高深的心理治療思想家。他將以人際關係為基礎的心理治療理論發揚光大,成為美國團體治療的當代權威,並將存在主義哲學融入心理治療之中,開創了風格獨特、也啟發無數人的治療思想。

曾任教於美國史丹福大學,目前是該校榮譽退休教授,仍在加州執業。他的著作備受重視,其中《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存在心理治療》為心理治療的經典教科書,而一部部散文與小說,包括《日漸親近》、《生命的禮物》、《凝視太陽》、《愛情劊子手》、《診療椅上的謊言》、《當尼采哭泣》、《叔本華的眼淚》、《成為我自己》等,均是全球暢銷之作。妻子瑪莉蓮病逝之前,兩人合著《死亡與生命手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