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內疫情持續延燒,每日皆有百例「校正回歸」,篩檢量能備受考驗。台大校長管中閔有意將校內PCR設備和P2實驗室投入防疫工作,呼籲放寬《醫檢師法》限制,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昨表示,大家以為是檢驗「塞車」所以一直在校正回歸,其實是上傳系統塞車,經簡化程序已改善,疾管署昆陽實驗室已和台大獸醫系接洽,若符合規定,可以協助分擔一部分檢驗工作。
管中閔前天強調,防疫就是作戰,台大樂於將校內資源投入防疫,但請政府排除法規,如《醫檢師法》與檢驗場域限制等障礙;台大化學系副教徐承志則指出,希望至少每天可提供三、五千例的檢測量能,投入國家檢測隊,協助抗疫。
張上淳說,經詢問北區幾個實驗室,檢驗本身並不是大問題,並非檢驗量能不足,問題是在「上傳系統」。若真的要協助高危險病毒檢測,需顧慮檢體本身處理的安全性,至少P2等級以上實驗室,才能協助操作檢體。
不少單位欲協助篩檢,中央研究院前天也表示,已盤點相關檢測資源,並主動聯繫指揮中心願全力協助,還向國外訂購一套「高通量自動化平台」,一天可檢驗約一千個檢體。另包括陽明交大、成大等醫事大學,也主動盤點校內PCR檢驗設備,號召校友回歸。
不過,新冠病毒屬高危病毒,若檢體沒妥善處置,恐造成更大傳染風險。部分有PCR設備的大學表示,檢體採樣後需有專業人員操作,「雖然大家都很著急,但不能隨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