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超過一百四十年歷史的北投福安宮,是當地香火鼎盛廟宇。
圖/北投福安宮提供
【本報台北訊】逾一百四十年歷史的北投福安宮,又稱北投磺港後福安宮,主祀福德正神。北投除了溫泉,也曾是知名溫柔鄉,進駐許多提供服務的飯店,飯店參拜後都有賺錢,因此捐獻牆上磁磚給廟方,後來時代變遷飯店雖相繼倒閉,廟中磁磚仍訴說當時風華及溫泉業盛況,如今仍是當地香火鼎盛廟宇。
在台北市公館路的福安宮建於一八七七年,為北投地區仿古廟宇建築。磺港後為舊地名,早期平埔人及漢人皆生活在北投,旁邊隔著一條磺港溪,對面就是日本人居住方,因此先民稱日本人所待之處為「磺港後」,直到一九一六年增設鐵路溫泉線及新北投驛,才有「新北投」這個地名,北投就變成舊北投。
福安宮廟方人員表示,北投地區因有溫泉,吸引愛泡湯的日本人來開發,當地充滿各種溫泉旅館業者。政府廢娼前,北投以溫柔鄉聞名,當時來參拜的飯店業者生意都很好,也會捐獻牆上磁磚給廟方;磁磚有過去著名的龍城、北投大飯店,廟中最年輕的磁磚也有近六十年歷史,如今北投福安宮仍為當地人重要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