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擔任國大代表、立法委員的中華佛教居士會榮譽理事長黃書瑋,與妻子詹玉蓮是一對令人稱羡的夫妻,兩人不但是人生知己,就連信仰也是「夫唱婦隨」,最常攜手走訪各地佛寺廣結善緣。
有趣的是,兩人「牽手一生」的緣分,還是因學佛而成就,詹玉蓮回想三十五年前往事不禁笑說:「我們兩人會結婚,可說是菩薩作媒。」說完,夫妻倆甚有默契地相視而笑。
三十多年前,黃書瑋與詹玉蓮都是大學生,暑假不約而同地參加救國團在金門舉辦的大專青年活動。原本互不相識的兩人,竟都在休息時間前往海印寺參拜觀世音菩薩,就這樣,結下一生的情緣。
「那時我正在海印寺裡抄籤詩,沒想到她和同學也來禮佛。」黃書瑋說,當時參加的大學生雖多,不過兩人就是沒有機會說到話,因為在海印寺相會,讓從小就跟著長輩到寺廟燒香參拜的黃書瑋,藉了機會和詹玉蓮談話。
「那時他給我的感覺很斯文,個性很不錯。」詹玉蓮說,因為黃書瑋的「熱心」,他們在接下來的營隊活動中慢慢熟稔,活動結束後開始書信往返,彼此互有好感,大學畢業,即許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承諾。
與佛菩薩的緣分不止如此,黃書瑋、詹玉蓮婚後建立佛化家庭,相互分享學佛體悟,但在一九八八年,詹玉蓮因為父親車禍,成了臥病在床的植物人,雖然無法用言語表達溝通,她以不斷的修持回向功德,隨侍照護三年,讓佛法陪伴父親走完人生最後的路。
才度過一關,沒想到就在父親往生後隔年,僅十七歲隻身在美求學的兒子,也因不明胃疾驟逝,接連的重大打擊,就連一向堅強的黃書瑋當時也忍不住痛哭流淚。
「人生有很多事無法預料,所以要隨遇而安。」告別摯愛的親人,詹玉蓮好長一段期間吃不下也睡不著,她思維佛陀指出的「世間無常」的真理,感恩身旁仍有不棄不離的先生與親友,勇敢地走出人生的低潮。
「正所謂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我始終相信天無絕人之路。」歷經喪子之痛與政壇起伏的黃書瑋說,人世間很多事情的抉擇往往在一念之間,人生的悲歡離合也因學佛多年而能坦然面對。
夫妻兩人每當周遭有類似遭遇的朋友,承受著生命的痛楚時,他們以親身的經歷助人,曾經受的苦反而成了「自利利他」的資糧,誠如「煩惱即菩提」,每一次的人生經驗都助益建立起一種正向思維,換句話說,不逃避苦才能得到解脫。
結縭三十五個年頭,「要成為夫妻不容易,得仰賴百年修來的緣分。」黃書瑋和詹玉蓮說,佛家說「與人結緣就是功德」,佛法就如水和空氣一樣重要,在同行路上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