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祥法師
圖/人間社李易峻
文/人間社劉妙秋
佛光山法寶堂五月二日舉辦法寶講座,主題「自性本具般若」。主講人佛光山寺務監院接駁組慧祥法師說明人人本具佛性,但必須經由累生累世的修行,更要善用與活用。在修行過程中修福、持戒,具足善根必能開啟本具清淨、圓滿自性,如此必有能力引導大眾一起向善學佛,才是成佛之道。
慧祥法師說,為何人人具備佛性、如來德相,但卻沒好好使用?例如以遊戲、競賽來說,要累積經驗值,才能突破重重關卡。學佛也是要日積月累才能成就,累積好因緣要及時,福報皆來自自己修為所得。世間的財富是五家共有,不能恆常擁有;以金錢為喻,錢還沒賺進來,不是我的;花掉的,也不是我的;放著不敢花,也不是我的。「錢」是無我,是動態的,猶如因緣生滅,會轉出去也會轉進來。修福報要細水長流,才能累積增上次第修行的因緣。
《大方廣佛華嚴經》載:「爾時,如來以無障礙清淨智眼,普觀法界一切眾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諸眾生,云何具有如來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見?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執著,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佛說「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緣,自今已後,我諸弟子展轉行之,則是如來法身常在而不滅也。」所喻為,十方過去一切諸佛準備好一切得度因緣,才能往生佛國淨土。凡夫只要能「信、願、行」,肯相信佛陀給的因緣、方法,依智不依識,運用善根因緣力,能從「迷時師度,悟了自度」乃至證道,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即悟自性。
慧祥法師說明,「圓成自性」不需因緣就永遠存在,例如:「緣起自性」,需要因緣才能存在,就如現象界的一切萬相;「妄想自性」,任何因緣都不可能令其存在於現象界。從三自性找自己的自性般若,有次第、細水長流慢慢薰習佛法,實踐佛法。循序漸進引導大眾,備辦求知的「善根」,覺知自性本具的般若。
慧祥法師勉勵大眾,珍惜每一個福報,善用福報;更要研讀經典、聽聞正法,這就是循諸佛菩薩悟道的「祕笈」,能快速通關,成就道法。最後再從〈佛光四句偈〉──「我願」慈悲喜捨遍法界,「更要」惜福結緣利人天,「勤修」禪淨戒行平等忍,「常懷」慚愧感恩大願心,期勉與會大眾,以「緣起自性」的「生、住、異、滅」觀,帶動身邊家人、朋友、子女,藉由發心立願,增長福慧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