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手輕輕搭上欄杆,那剎那的觸感勾起了內心深處的愁思,放眼望去,詞人眼裡自是構成了一幅傷感的風景。古代詞人最熟悉的動作──憑欄,同時也是許多佳作中的常客,這匯集了五味雜陳思緒的動作,究竟蘊含了何等魅力?圖/River
楊宇蓉/台中市台中女中三年二班
伸手輕輕搭上欄杆,那剎那的觸感勾起了內心深處的愁思,放眼望去,詞人眼裡自是構成了一幅傷感的風景。古代詞人最熟悉的動作──憑欄,同時也是許多佳作中的常客,這匯集了五味雜陳思緒的動作,究竟蘊含了何等魅力?
我也曾嘗試憑欄。在大雪山憑欄眺望,周遭瀰漫著乾淨舒適的空氣,紛亂的心思在大自然的包裹下漸漸沉澱,轉化為未曾用心感受過的「靜」,是一次難得而美妙的體驗;在北海道函館憑欄賞景,柔美的夜色和欄杆連成一線,眼前的絢麗夜景令人神往,卻也彷彿有更深的情感被帶上心頭,忍不住思考起人生的意義;在蒙古高台憑欄,遠方一片廣闊的大草原,風景壯麗、心曠神怡,「思鄉」的情懷卻悄然湧上,無意間體會了一番古人所謂的鄉愁。
是因思緒繁雜而憑欄,還是憑欄勾起了無限情感?我想兩者皆有,當手搭上欄杆,像是陷入了獨自一人的世界,周遭的靜謐觸動了心情的抒發,眼前之景也隨著心境轉換而呈現各種面貌;身為古代文人的最佳夥伴,這獨具魔力的欄杆不知聆聽了多少壯志難伸、知音難求、思情難卻的故事?詞人將無人能理解的憑欄情懷寄託文字,我也藉由閱讀作品,深刻體會了這分震撼人心的真情流露。
藉由不經意的憑欄小動作,感受與周遭環境的交流,讓人得以一抒胸中累積已久的鬱氣,進而得到心靈上的慰藉;一個看似平凡無奇的舉動,背後卻暗藏著如此可貴的價值,讓人又怕又愛──怕勾起太多傷感情緒,卻又愛它能舒心解憂,只能說「憑欄」實是歷史、文學上一獨具特色的舉動,值得我們都去好好領悟一番,抒發專屬的憑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