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9幅荷花 佛館搖曳登場

曹麗蕙 |2021.05.06
3361觀看次
字級
常玉〈荷〉,1955年。 圖/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
張大千〈水殿暗香〉(局部),1962年。 圖/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
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前右)、史博館館長廖新田(前中)、中央研究院嶺南美術館館長、歐豪年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歐豪年(前左),與參展藝術家、佛館顧問與策展人合影。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張大千揮灑的〈墨荷〉俯仰生姿、筆墨淋漓;溥心畬的〈秋塘鵜鶘〉淡墨勾勒、線條靈動;常玉筆端所繪的〈荷〉,造形優雅、流暢有力。由國立歷史博物館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共同策畫「人間池塘──張大千、文人與荷花藝術大展」,一次雲集晚清至當代五十位重量級文人畫家、七十四幅「畫荷之作」,在佛館搖曳登場。

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表示,這是佛館慶祝十周年第一個重磅展覽,觀眾來到「人間池塘」展場中,將能聞到陣陣撲鼻的荷花香與文人氣息,也盼能在五月「借花獻佛」,用清淨的蓮花慶祝母親節與佛誕節。

5大主題 展現多樣風情

史博館館長廖新田表示,在社會受新冠疫情影響下,與佛館合作推出「人間池塘」大展,更是別具意義,「當社會人心浮動時,需要靠宗教和信念支撐,也要以藝術、文學、音樂來撫慰人心,這檔『人間池塘』不只展荷花,更盼大家能在嚴峻環境中,學習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

展覽由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教授林秋芳,與史博館研究人員陳勇成共同策展,規畫「大千風采」、「金石風格」、「嶺南風光」、「文人風雅」與「東西風情」五大主題。

除了上述參展的巨擘大家,還有吳昌碩、王震、李苦禪、歐豪年、趙少昂、李奇茂、梁丹丰、江明賢、席慕蓉等名家,以寫意、工筆、水墨、油畫、水彩等不同技法,展現荷花之美;此外,史博館特別邀請中央研究院嶺南美術館、歐豪年文化基金會、華岡博物館提供經典荷花館藏共襄盛舉。

5場講座 學習蓮花聖潔

如常法師分享,常玉從未至台灣南部展覽,因此這次力促常玉作品至佛館展出,是展覽很大亮點之一,而佛館也提供十件書畫參展,「這些作品原為早期藝術家或信徒,送給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作為建寺義賣,但大師覺得寺廟蓋成後,裡頭若沒有文化會很可惜,因此將這些珍貴的字畫保存至今」。

其中在「大千風采」主題中,將展出九幅張大千作品,除了可一窺他少見的卷軸〈水殿暗香〉,〈墨荷〉、〈荷花〉兩幅畫作,更是張大千致贈給好友星雲大師的珍品,如常法師說,「兩幅畫風和構圖都非常奇特,是史博館作品中所沒有的布局,也是佛光山首度對外公開展示」。

「人間池塘」即日起至八月十五日於佛館展出,除了有精采展覽,還規畫台北與高雄共五場教育講座與推廣活動,不僅呈現今代與戰後各流派畫家筆下的荷花藝術風情,也傳遞傳統文人與佛家共同學習蓮花清淨、出淤泥而不染、聖潔精神的內涵。十五日首場講座,史博館館長廖新田,率先在佛光緣美術館台北館暢談「史博館的荷花緣」。

小檔案 張大千(1899-1983)

中國大陸四川內江人,名爰,字季爰,別署大千居士,齋名為大風堂。

詩、書、畫與齊白石、溥心畬齊名,並稱為「南張北齊」和「南張北溥」;與黃君璧、溥心畬以「渡海三家」齊名。

自幼跟隨母親曾友貞習畫,後於上海拜曾熙、李瑞清為師,畫藝深受石濤和八大山人影響,並溯源至隋唐、北魏,晚年發展出氣勢撼人的潑墨潑彩畫風,開拓水墨新境界,成為標誌性的代表。

1918年曾到日本學習染織,隔年一度入寺為僧,1940年赴敦煌莫高窟臨摹壁畫,1949年後旅居海外,在亞、歐、美洲均舉辦過畫展,被西方藝壇贊為「東方之筆」,是20世紀最負盛名之傳統繪畫大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