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宮廷魚樂──古典花鳥蟲魚特展」,邀請紙雕大師洪新富展出作品,並帶領與指導民眾進行創作。圖/海科館提供
【本報基隆訊】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宮廷魚樂──古典花鳥蟲魚特展」,規畫「宮廷生物摺紙趣」活動,邀請曾締造「全世界最長的立體書」金氏世界紀錄的紙雕大師洪新富展出作品,並帶領與指導民眾進行創作。
海科館昨天指出,「宮廷魚樂」特展到十一月十四日止,特展相關系列活動有宮廷生物摺紙趣等,讓民眾有機會接觸紙雕藝術,並由手作的互動與學習了解蟲魚花鳥的美。
海科館表示,有近四十年紙雕藝術創作的洪新富老師,以紙雕為台灣生態的復育貢獻,是國內傑出紙雕藝術家,獲獎無數;作品先後獲邀至比利時、香港、日本、德國、美國、北京、法國、瓜地馬拉、宏都拉斯、俄羅斯、加拿大等國家個展及巡迴教學。
洪新富的作品〈吹牛(樹蛙)〉曾榮獲二○○四年臺灣優良工藝品「造型獎」,台灣各地燈會所分贈的創意紙雕提燈也常為洪新富老師團隊「扶風文化」運用紙雕所設計的產品。他做的櫻花鉤吻鮭,花了十五個月的時間設計與修改,並同時寄給特生中心做專家鑑定,讓更多人可透過手作認識這個生物。
洪新富說,生命轉型時刻會有許多故事,在與紙共舞的日子裡,他用紙記錄每個人和生物的故事與點滴。每做一隻動物他都要進行很長時間的觀察,除了資料收集,也透過野外實境觀察,了解這些生物的棲息地及其生態習性;每件作品完成都經他至少修二、三十次以上,他說,「作品沒有完美的時候,只有更好的時候」,經由教學將生態作品簡化並呈現在每個人手上之時,也同時傳達著教育的任務,讓更多人理解這個生物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