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 勇於認錯是美德 |2021.04.29 語音朗讀 4753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認錯,其實是一門很高的人生哲學,不認錯,可能會成為最大輸家甚至遺憾終身。圖/unsplash 影片來源:Youtube/ibpsradio/學習認錯文/星雲大師語云:「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能改,善莫大焉。」勇於認錯,此乃智者之舉;不肯認錯,終將失去進德的機會,殊為可惜。人的一生不可能永不犯錯,有時候錯誤只是自己的一時疏忽所造成,並不構成太大的得失;但如果不認錯,可能犯了「戒禁取見」,後果不可收拾。所以一個人的際遇安危、成敗得失,往往和自己能否「認錯」有十分密切的關係。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將相和」,趙國名相藺相如能夠「相忍為國」,固然贏得後人尊敬,但廉頗勇於認錯,登門「負荊請罪」,同樣流芳千古。圖/unsplash承認錯誤,需要勇氣;能夠勇於認錯,才有機會重新做人。西晉時代的周處,少時橫行鄉里,成為父老口中的「三害」之一。後來發憤認錯改過,不但為地方除害,而且從軍報國,完全改寫了自己的人生,成為悔過向善的典範。可見一個人唯有「勇於認錯」,才能獲得大家的諒解,才有重新出發的機會。圖/unsplash佛教非常注重「認錯」的美德,所謂「不怕念頭起,只怕覺照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人,不怕犯錯,就怕沒有認錯的勇氣。勇於認錯的人,大多容易進步。近年監獄裡的刑事犯,改過遷善,重修學業成功的人,比比皆是。凡是覺得沒有力量認錯的人,死不認錯,只在原地踏步,甚至更加十足墮落,殊為可歎!圖/unsplash「認錯」沒有大小之分,認錯要能坦誠,是否真心能改,就在於我們是否具有「勇氣」。歷代「下詔罪己」的帝王,反而更增賢名;美國總統羅斯福在紐約市長任內,曾經當眾坦承自己因一時不察通過議案,結果贏得更多人的尊敬;西元前三世紀統一全印度的阿育王向小沙彌賠罪,自古以來,沒有人恥笑阿育王以九五之尊禮拜道歉,反而同聲讚美他「勇於認錯」的美德。圖/unsplash所以,「認錯」不但不會失去自己的身分,反而能贏得更多的尊重。我國做大官的人,往往死不認錯,最後成了最大的輸家而抱憾終身。認錯,實在是一門很高的人生哲學,值得世人深思。──摘自《迷悟之間•認錯的美德》 前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 因緣具足 下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 生命的因緣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6【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第十七屆 台積電 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篆隸楷組參獎2025.04.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星雲法語 退一步想星雲大師 如何結緣?星雲大師 發心難星雲大師 我們為什麼不吃蛋和五辛星雲大師 佛教經典裡的管理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