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期疼痛靠黑糖薑茶紓緩 中醫師:不一定有效

 |2021.04.27
6365觀看次
字級
普遍民眾認為,喝熱薑茶可以紓緩經痛,中醫師表示,痛經分類為虛證與實證,不是每種痛經喝熱薑茶都會改善。圖/Pexels

【本報台北訊】女性每個月都會遇到生理期,前後多少都會有經痛發生,疼痛部位涉及小腹甚至腰臀間,經痛主因是子宮肌肉壁收縮所產生,而普遍民眾認為經期時可以喝薑茶、桂圓紅棗茶、枸杞黃耆紅棗茶等,加速經血排淨、緩解疼痛不適,但中醫師王心眉認為,需依痛經的觀點來觀察。

王心眉指出,中醫認為經痛主要發病的機理是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導致不通的原因有氣滯血瘀、肝氣鬱結、寒凝胞中、溼熱下注。此外氣血虛弱也會導致經痛,依中醫觀點而言,痛經分類為虛證與實證。

圖/Unsplash

一般在痛的時間上,以經前、經行時痛者大部分屬實;經後仍綿綿作痛,或經後開始痛者屬虛。在痛的性質上,絞痛、灼痛、刺痛多屬實;隱痛、墜痛、綿綿作痛屬虛;灼痛得熱痛反加劇屬熱;冷痛得熱疼痛減輕則屬寒。

王心眉表示,實證在行經期加強祛瘀行氣止痛的用藥,虛證則在溫經散寒,「不是每種痛經都是喝溫熱的薑茶會改善的」,如果子宮肌腺瘤發炎引起的痛經,喝薑茶或是吃補品反而會更嚴重,發炎在中醫來看大多屬於實證的痛經;月經來潮時在骨盆腔裡反覆充血與發炎,是一種溼熱症狀,如果飲用黑糖薑茶來紓緩疼痛,只有剛開始時感覺有效,久了反而會加重發炎的情況。

如果是氣虛與血虛的體質導致的虛證痛經,反而四物湯、中將湯、八珍、十全等補品與薑茶可以改善痛經的狀況,但通常不建議女性民眾自行服用中藥,反而會建議簡單的黑糖薑茶就有溫經散寒止痛的功效。

圖/Unsplash

但是薑的挑選非常重要,老薑有溫經散寒的作用,黑糖是溫補食物,有益氣、活血散瘀、溫經散寒、緩解疼痛的功效,兩者結合可溫經散寒、健胃化瘀、加速經血排淨,適合虛寒體質的女性食用。

一般來說黑糖生薑茶是以黑糖2、生薑1的比例加水熬煮。不過,在中醫理論中,嫩薑具有解表發汗作用,可促進身體代謝,較適合用來預防和緩解感冒;老薑的作用則是為體質打底,較適合用來改善體質寒、底子冷的經痛、手腳冰冷等不適,若不確定自己要喝哪種薑茶,可與醫師討論,甚至可搭配中藥食用,提升緩解經痛的效果。散失,減弱溫宮的效果。

圖/Unsplash

女性的身體一般以28天為一個周期,進行月經期、濾泡期、排卵期和黃體期四個階段的循環,其體質也呈現出不同的狀態。

王心眉建議,月經前,少喝含咖啡因的飲料,因為這會使乳房脹痛,造成焦慮、易怒與情緒不穩,加重月經的各種不適,適合多吃蔬菜水果、全麥麵包、糙米、燕麥等食物,有調整月經及調理腸胃的作用。

女性月經期飲食應以溫熱為宜,減少寒性水果的攝取,中醫學認為,血得熱則行,得寒則滯。月經期食生冷,一則有礙消化,二則易傷人體陽氣,導致內寒產生,寒性凝滯,可使經血運行不暢,造成經血過少,甚至痛經。

圖/Unsplash

即使在酷暑盛夏季節,經期也不宜吃冷飲。月經期飲食應以溫熱為宜,此外月經其間的女性朋友感到特別疲勞,消化功能減弱,胃口欠佳,因此飲食上應注意食物的清淡和易於消化吸收,避免食用過酸和刺激性較大的食品,如山楂、酸菜、食醋、辣椒等。

女性在月經乾淨後1至5日內,可以多吃一些蛋白質含量高的食品、蔬菜和水果,選用既有美容又有補血作用的食品,如菠菜、胡蘿蔔、黑木耳、黑芝麻等;紅棗和阿膠也是適合月經後食用的好食材,因為具有補血作用,但一次不要吃太多,以免上火,五六顆就可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