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薪血汗護理鬧人力荒 30萬人有執照僅18萬人執業 |2021.04.26 語音朗讀 246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台灣醫護享譽國際,但領有護理執照的30萬人,僅有18萬人執業,護理鬧人力荒,主因為不被尊重、薪水太低、工作量太大。圖/葉信菉 【本報台北訊】台灣醫療照護享譽國際,護理人員是幕後功臣之一,但領有護理執照的30萬人,僅有18萬人執業,面臨人力流失窘境。護理界調查發現,不被尊重、薪水太低、工作量太大,是護理人員流失主因,呼籲政府改善,國家衛生研究院邀集數十名護理專家為台灣未來10年護理人力發展提出4大方向前瞻規畫,並於今(26)日舉辦記者會公布建言書。擔任諮議委員的台灣護理學會理事長陳靜敏表示,根據2018年彭博發布的國家評比,台灣醫療效率排全球第9,醫療品質享譽國際,而醫療照護體系中,光是護理人員就占所有醫事人員半數以上,但綜觀歷年領照護理人員的執業率僅約60%,即30萬人有執照但僅18萬人執業,代表護理人力相關政策出了問題。圖/季相儒中華民國護理師公會全聯會與台灣護理學會今年3月初曾針對一般民眾與護理師對於護理師職業的滿意度進行調查,調查顯示,相較疫情之前,護理人員在一般民眾心中的重要性、信賴度及滿意度均提高5到10%。護理師公會全聯會監事長盧美秀說,即便62%民眾自認尊重護理人員,但只有20%護理人員覺得受到尊重,多數仍認為工作中不時會受到民眾以命令式口吻呼來喚去、發脾氣。圖/中央社盧美秀指出,在薪資方面,護理人員的薪資滿意度只有20%,位居所有滿意度最低的項目,突顯台灣護理人力短缺的根本原因。她強調,台灣的護病比足足是歐美的2.5倍,一名護理人員得照護10多名患者,人力卻只有國外的三分之一,呼籲政府徹底改善血汗環境,才能留住護理人力,並吸引新血加入。因應護理環境窘境,國衛院也提出4大方向的前瞻規畫。首先,應建構台灣健康促進、疾病照護、急性後期照護、長期照顧所需的本土護理人力,提升護理人員留任與執業率;第二,應用台灣科技資訊優勢,探討科技改善護理人力效率的創新模式;第三,研析護理人力進階制度及業務範疇的可行模式;第四,提升護理人力的有效應用及護理專業發展。 前一篇文章 香港新加坡重啟旅遊泡泡 5/26上路 下一篇文章 華航機師又增兩例確診 已有9機師染疫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論愛談情】AA制 是平等還是計較?2025.09.0903【閃文集】從情書到文學的永恆之花2025.09.0904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12025.09.0905企業精英喜獲《365日》 願傳播善美能量2025.09.1006西來寺菩提盃競賽 英文共修社群增長智慧2025.09.0907【詩】走過康橋2025.09.1108YT創3.25億次點閱 網紅貓過世2025.09.1009東禪寺供僧 信眾護教行菩薩道2025.09.11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22025.09.1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航太國防展 將聚焦無人機財劃法爭議 卓揆籲修法解決總統:對等尊嚴 台願與陸交流總統:在野修財劃法 鑄大錯16縣市爭補助款 盼比修法前多柯文哲交保 北檢抗告狀今送高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