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分鐘吃1個饅頭 學童學習愛

 |2007.09.27
766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現代社會豐衣足食,許多孩童不知惜福愛物,引起父母師長抱怨,其實透過生活上的小事物,就能讓小朋友體會一食一物來之不易,學習愛惜與分享,台北市義方國小就以「一個饅頭」教導小學生學習愛、溫暖、幸福與分享,獲得台北市教學創新特優獎。

台北市教育局從三千多件作品中,評選出二十一件特優獎。舉凡上課站立位置、巡視路線、和特殊學生相處方法等,都有老師研究。

義方國小上學期末有一天中午,突然全校廣播說「餐盒在運送途中打翻了…」讓全校學童學生挨餓兩小時,第一小時先睡午覺,第二小時看非洲飢荒影片,在過程中,老師還故意吃東西引誘學生,家長也配合演出,端出香噴噴的泡麵到教室巡堂。

讓學童餓了兩小時,老師才端出白饅頭,還規定要細嚼慢嚥四十分鐘才能吃完一個饅頭,學童看到白饅頭,彷彿人間美味,吃得津津有味。

設計這項教學活動的義方國小輔導主任蔡玉對表示,學童在飢餓過後吃白饅頭,能品嘗到最純粹的美味,也更懂得珍惜事物。

蔡玉對說,白饅頭的滋味體驗活動,算是教師的冒險活動,但家長反應相當熱烈;都說經此一課,小朋友不再挑食,也更願意與別人分享食物。

蔡玉對表示,活動構想源自出走紐西蘭的作者尹萍與韓敦瑋的堤河邑冒險學校「紐西蘭的山野教育」一書。

堤河邑冒險學校的求生訓練,安排學生上山挨餓受凍;刻意走丟的劇情,讓孩子實地演練「搜救」。她表示,把這種經驗移植到學校的午餐時間,應該也是一種很有益的體驗學習。

除了義方國小有創新的教學方式外,忠孝國小陳建榮老師等團隊,也設計「五大洲電影學習法」,透過看電影、學邏輯、遊世界的多元學習活動,藉世界電影學習五種文化思考方式。

陳建榮的班上一學期要看五部電影,學期末要交「學習本」,由學生自己設計目錄、畫世界地圖、摘要世界新聞、故事剪輯以及邏輯分析。

民生國小教師團隊則結合理財教育,推出「民生品格儲值卡」,教學童不只要存錢,還要儲存良好品格,才能擁有富足人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