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風光】 大稻埕今昔 文/陳長濤 |2021.04.18 語音朗讀 284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碼頭掠影 I 那艘古帆船,乘載了著一頁頁「唐山過台灣」的時光故事,被擱置在碼頭上。 如今,它被釘牢在水泥地,一副錨鍊和駕駛輪盤,也被取下置放在廣場,永遠不能在海上航行。 儘管歷經多少次的颱風巨浪,然而,它就是喜歡漂流於海上。現在雖然不須再耽心船身受損,卻也沒了浪裡來的激烈,失去了生命力。圖/陳長濤碼頭掠影 I 那艘古帆船,乘載了著一頁頁「唐山過台灣」的時光故事,被擱置在碼頭上。 如今,它被釘牢在水泥地,一副錨鍊和駕駛輪盤,也被取下置放在廣場,永遠不能在海上航行。 儘管歷經多少次的颱風巨浪,然而,它就是喜歡漂流於海上。現在雖然不須再耽心船身受損,卻也沒了浪裡來的激烈,失去了生命力。圖/陳長濤碼頭掠影 II 夕陽灑了一把金粉,河水瞬間染成金色,粼粼波光吸引著每天來的人。情侶的髮絲,也出現了愛情的光芒。黃昏的光影,總吸引著攝影人駐足。 不知何時,碼頭上出現了貨櫃市集。可以買個座位,喝咖啡、飲酒、聊天,吹河風、看夕陽。碼頭充滿了浪漫愉悅。 許多自行車族,也在大稻埕堤防内騎著車。圖/陳長濤碼頭掠影 II 夕陽灑了一把金粉,河水瞬間染成金色,粼粼波光吸引著每天來的人。情侶的髮絲,也出現了愛情的光芒。黃昏的光影,總吸引著攝影人駐足。 不知何時,碼頭上出現了貨櫃市集。可以買個座位,喝咖啡、飲酒、聊天,吹河風、看夕陽。碼頭充滿了浪漫愉悅。 許多自行車族,也在大稻埕堤防内騎著車。圖/陳長濤碼頭掠影 II 夕陽灑了一把金粉,河水瞬間染成金色,粼粼波光吸引著每天來的人。情侶的髮絲,也出現了愛情的光芒。黃昏的光影,總吸引著攝影人駐足。 不知何時,碼頭上出現了貨櫃市集。可以買個座位,喝咖啡、飲酒、聊天,吹河風、看夕陽。碼頭充滿了浪漫愉悅。 許多自行車族,也在大稻埕堤防内騎著車。圖/陳長濤碼頭掠影 I 那艘古帆船,乘載了著一頁頁「唐山過台灣」的時光故事,被擱置在碼頭上。 如今,它被釘牢在水泥地,一副錨鍊和駕駛輪盤,也被取下置放在廣場,永遠不能在海上航行。 儘管歷經多少次的颱風巨浪,然而,它就是喜歡漂流於海上。現在雖然不須再耽心船身受損,卻也沒了浪裡來的激烈,失去了生命力。圖/陳長濤永樂市場是北台灣最大的布業中心,大稻埕商圈内逾300家布行、200家中藥舖,茶葉、米行、南北貨,更有劇院、台灣小吃,繁榮了這塊先人的大晒榖埸。 大稻埕從過去走入現在,留下的不只是歷史的痕跡,更是我們的生活,永遠存在人們心中。 走入大稻珵,它還是在古老的年代。幾十年後,當你不在了,歷史依舊不變。 從大橋頭站走十來分鐘到迪化街北端,觀光客較少,却有本地人的生活動態。傳統商店南北雜貨,中藥、茶葉、碾米、製香 、木竹器、燈籠店……十連棟的紅磚拱廊,老街各家店舖的門面山牆頂飾,隨處都是可入鏡的題材。圖/陳長濤永樂市場是北台灣最大的布業中心,大稻埕商圈内逾300家布行、200家中藥舖,茶葉、米行、南北貨,更有劇院、台灣小吃,繁榮了這塊先人的大晒榖埸。 大稻埕從過去走入現在,留下的不只是歷史的痕跡,更是我們的生活,永遠存在人們心中。 走入大稻珵,它還是在古老的年代。幾十年後,當你不在了,歷史依舊不變。 從大橋頭站走十來分鐘到迪化街北端,觀光客較少,却有本地人的生活動態。傳統商店南北雜貨,中藥、茶葉、碾米、製香 、木竹器、燈籠店……十連棟的紅磚拱廊,老街各家店舖的門面山牆頂飾,隨處都是可入鏡的題材。圖/陳長濤永樂市場是北台灣最大的布業中心,大稻埕商圈内逾300家布行、200家中藥舖,茶葉、米行、南北貨,更有劇院、台灣小吃,繁榮了這塊先人的大晒榖埸。 大稻埕從過去走入現在,留下的不只是歷史的痕跡,更是我們的生活,永遠存在人們心中。 走入大稻珵,它還是在古老的年代。幾十年後,當你不在了,歷史依舊不變。 從大橋頭站走十來分鐘到迪化街北端,觀光客較少,却有本地人的生活動態。傳統商店南北雜貨,中藥、茶葉、碾米、製香 、木竹器、燈籠店……十連棟的紅磚拱廊,老街各家店舖的門面山牆頂飾,隨處都是可入鏡的題材。圖/陳長濤永樂市場是北台灣最大的布業中心,大稻埕商圈内逾300家布行、200家中藥舖,茶葉、米行、南北貨,更有劇院、台灣小吃,繁榮了這塊先人的大晒榖埸。 大稻埕從過去走入現在,留下的不只是歷史的痕跡,更是我們的生活,永遠存在人們心中。 走入大稻珵,它還是在古老的年代。幾十年後,當你不在了,歷史依舊不變。 從大橋頭站走十來分鐘到迪化街北端,觀光客較少,却有本地人的生活動態。傳統商店南北雜貨,中藥、茶葉、碾米、製香 、木竹器、燈籠店……十連棟的紅磚拱廊,老街各家店舖的門面山牆頂飾,隨處都是可入鏡的題材。圖/陳長濤永樂市場是北台灣最大的布業中心,大稻埕商圈内逾300家布行、200家中藥舖,茶葉、米行、南北貨,更有劇院、台灣小吃,繁榮了這塊先人的大晒榖埸。 大稻埕從過去走入現在,留下的不只是歷史的痕跡,更是我們的生活,永遠存在人們心中。 走入大稻珵,它還是在古老的年代。幾十年後,當你不在了,歷史依舊不變。 從大橋頭站走十來分鐘到迪化街北端,觀光客較少,却有本地人的生活動態。傳統商店南北雜貨,中藥、茶葉、碾米、製香 、木竹器、燈籠店……十連棟的紅磚拱廊,老街各家店舖的門面山牆頂飾,隨處都是可入鏡的題材。圖/陳長濤 文/陳長濤日據時代的大稻埕,原本是一個晒穀的大廣場,1860年,當淡水開港後,大稻埕與艋舺成為卸貨物資的集散中心,隨著艋舺淤塞的狀況日益嚴重後,大稻埕碼頭取而代之。南北貨、茶葉、布料、中藥……均來此轉運,成為台北腹背最重要的經貿中心。隨著淡水河的船運式微,大稻埕碼頭漸漸成為民眾休憩、看夕陽、吹風、騎車的好地方。作 者 簡 介陳長濤從登山親近大自然開始,「攝影」成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獲台灣攝影學會碩學會士,作品曾多次得獎。歷任台灣攝影學會台北市活動中心主任,台灣攝影學會監事,台灣攝影學會理事,及台灣攝影月刊總編輯。 前一篇文章 五光十色的凡間 下一篇文章 【攝影達人】 四季如荷 熱門新聞 01【思鄉的父親】年夜飯的規定 2025.08.0702新加坡佛光山 祝福彌陀學校考生金榜題名2025.08.0703大馬雙語禪修營 啟發修道省思2025.08.0704父愛如山 父餵植物人兒子蛋糕2025.08.0805《365日》193萬本 全球弘揚中華文化2025.08.0706立秋養生首重潤肺 少吃辛辣冰冷食物2025.08.0707【何處不交朋友】 謝謝良醫2025.08.1108【歲時‧節氣】立秋 碧樹蕭蕭涼氣回2025.08.0709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者雲遊與參訪 2-12025.08.0710微型屋行動 為無家者築起希望2025.08.0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紀實攝影】佛光山 晨昏光影 氣象萬千【視覺美學】快門下的詩意 人間萬象無遠弗屆【光影魔術師】碧海藍天的呼喚──戀戀東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