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教育部推動融合教育,讓特教生能在普通班上課,若有需求再安排到資源班接受個別化服務,被稱為「分散式資源班」。但多年來沒設班級人數上限,導致有的學校特教生人數動輒上百人,卻僅有一至兩名特教老師苦撐。有民眾上公民政策平台提案,要求「高中以下學校分散式資源班及巡迴輔導班應訂定人數上限」,已逾兩千人連署。
提案者認為,愈來愈多中重度障礙的特殊生安置在普通班接受資源班服務,但班級人數無上限、學生障礙程度愈來愈嚴重,特教老師折損嚴重。
以國立學校來說,根據「教育部主管之高級中等學校輔導身心障礙學生實施要點」,僅規範普通班身障生達二十一人以上要設一班,卻沒有人數限制。
實際查閱「國立暨台灣省私立特殊教育學校概況」,位於桃園市的國立北科附工共有一百四十六名特教生,卻僅有一名特教代理教師。
高中職特教師血汗成常態,不少學校特教老師年年換。一名高中特教師表示,學生也常疑惑「老師怎麼又換了?」但換人就要重頭來過,每學期光是核銷、填表、媒合服務就讓人忙翻。
教育部國教署表示,特殊教育學生差異性大,現行資源班及巡迴輔導班每班學生人數依各級主管機關規定,以保持彈性,如果外界希望能訂定人數上限,將再邀集各縣市政府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