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人生的道歉書》,聯合文學出版
文/陳銘磻
人生不順遂的事十之八九,是找人傾訴?磨蹭煩惱?或是鬧脾氣?真是考驗智慧的時刻。
不順遂時該做什麼?如何做?會處理問題的人能解脫困境,這時,有個願意指點迷津的智者就近身旁,還是比較好。
生存依靠意志支撐,意志力是能穿透烈焰的利器,即使無能負荷成敗,無力承擔風險,就放掉吧!日本作家宮澤賢治說:「不需要別人稱讚,也無須他人為我擔憂,這就是,我想成為的人。」
凡人都有優劣不一的性情,唯有寬容不完美的自己,才能容忍別人的不完美,進而超脫自我,安於現世,然後依照喜歡的方式生活,也不必試圖刻意改變任何人。
要想達成「我想成為的人」,需忍受獨自活著的寂寥,讓絕不可能跟自己交往、性情不合的人的身影離開。在那些見不到想見的人、聽不到想聽的熟悉聲音的深夜,糾結的心情真是千頭萬緒的擁擠。或許,寂寞的人,不會在乎街角遇見的景色美不美。
與寂寞和睦相處
時代風潮太強悍,人情世界太複雜,孤獨一生,難免情意薄脆似玻璃,不如在孤寂深夜,當個能在葉子上寫情詩的獨行俠!
只知庇護身體,未能善盡愛護心靈之責,徒使寂寞趁虛而入;這一生,我非孤身一人,至少還有家人相伴,讓我熱絡的跟瀟灑一起迎接每個早晨,然後盡情戲耍苦澀人間,夢想有隻貓作伴。
想來,跟寂寞和睦相處、忘掉脆弱傷痕、接受不完美的人生,就不會損害別人,傷害自己了。
可能這世界有人的日子過得很灑脫,但我不認識,那也不是我;寂寞空氣使人難受,如果仍是度日荒涼,被世俗攪拌轉繞,別說自在,我非常厭惡如此難堪的自己,每天都這樣。但我依然生活在這裡,你也是,雖然不堪,還是要活著,就跟隨這些無法閃躲的落寞活下去!
學習遺忘使人寂寥的消極元素,那些因素將延誤人前進的動力。生命步入後中年,我學會放寬心情,平靜生活。
(摘自《給人生的道歉書》,聯合文學出版)
作者簡介
陳銘磻
曾任國小教師、電台廣播節目主持人;雜誌社總編輯、出版社發行人;耕莘寫作會主任導師、救國團復興文藝營駐隊導師。
電影《香火》編劇;《香火》、《報告班長》、《部落‧斯卡也答》電影原創。獲2009年新竹市名人錄。以〈最後一把番刀〉獲中國時報第一屆報導文學優等獎。曾獲金鼎獎最佳出版獎。
著有《賣血人》、《最後一把番刀》、《陳銘磻報導文學集》、《雪落無聲》、《微笑,花散里》等113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