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朋友,你對「死亡」這件事有什麼看法呢?或者,你有沒有參加親人葬禮的經驗呢?一般而言,葬禮是我們為死者做的最後一件事。在台灣,葬禮的舉行通常交由專業的殯葬業者打理,喪家只需要依照標準程序就能將葬禮辦得圓滿。
圖/沛蓁
文/I’m Check 雀可
各位小朋友,你對「死亡」這件事有什麼看法呢?或者,你有沒有參加親人葬禮的經驗呢?一般而言,葬禮是我們為死者做的最後一件事。在台灣,葬禮的舉行通常交由專業的殯葬業者打理,喪家只需要依照標準程序就能將葬禮辦得圓滿。
有人說過,葬禮的程序,除了安頓死者,也能讓生者撫平失去親友的傷痛。只是,喪禮終究會有結束的一天,而失去親友的悲傷,豈是一時半刻平復得了的?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本繪本《爺爺有沒有穿西裝?》講的就是主人翁布魯諾如何經歷失去爺爺的傷痛,並回到生活正軌的故事。
故事一開始,用誇張化的視角呈現無論布魯諾再怎麼努力踮腳嘗試,都只看到躺在棺木中的爺爺的皮鞋鞋底,以孩子的渺小與皮鞋的巨大呈現不合比例的畫面,呈現在孩子心中,大人的世界彷彿一切都是巨大且遙不可及的。
對布魯諾來說,這時的他還不明白爺爺死亡的意義,他覺得爺爺好像在睡覺而已。葬禮結束後的幾天,布魯諾一個人坐在爺爺的舊沙發上,手上拿著爺爺旅行帶回來的小船,想念過去跟爺爺一起玩的時光。一切好像爺爺都沒有離開一樣,直到有一次,布魯諾去河邊釣魚,想起爺爺曾經承諾過要教他釣魚的事,現在永遠無法實現了。
這讓布魯諾非常生氣,也是爺爺過世後,布魯諾第一次發脾氣,可是下一秒布魯諾卻哭了出來,因為爺爺再也不會回來了。
布魯諾的反應,剛好跟庫伯勒‧羅絲的「悲傷五階段」一樣。庫伯勒‧羅絲認為,不論是摯愛離世,還是遭遇天災人禍,或是告別一段感情,所出現的一連串複雜心境變化,都不出「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這五個階段。
她認為這五個階段沒有必然的順序性或發展進程,每個人度過悲傷的時間長短不同,有的人能很快的「接受」現狀,有的人可能一直停留在「憤怒、沮喪」之中。此時布魯諾就經歷因為爺爺過世而感到憤怒跟沮喪的階段。並且,陷在沮喪的階段一陣子,比如剛開始,他不管做什麼事胸口都有點痛,或是每天睡前都會看爺爺的照片,心好像破了個洞一樣難受。
漸漸地,次數變少了,直到有一天,爸爸說:「一年前的今天,爺爺去世了!」布魯諾發現胸口不那麼痛,也不生爺爺的氣了,現在他心中的爺爺就像照片中那樣微笑著,很幸福的樣子。
對布魯諾來說,他花一年的時間才接受爺爺離開的事實,但這也是因為他在這一年當中好好地跟自己的情緒共處,適時的讓情緒有宣洩的管道,不論是生氣還是沮喪,都不壓抑自己,也因為這樣,傷痛才有痊癒的可能。
想想看,生活中如果遭遇了生氣或難過的事情時,你都怎麼反應呢?是讓自己的情緒直接宣洩出來,還是告訴自己不可以生氣不可以哭呢?從悲傷五階段的角度來看,或許找個讓自己覺得安心的空間,讓自己可以在不傷害任何人的情況下,盡情的抒發自己的情緒,如此一來,低落的心情可能會比較快平復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