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人可以一天不吃東西,卻沒辦法一刻不呼吸,但最近空氣品質頻繁拉警報,醫師認為,對抗空汙,必須正視空汙結構,避免成為空汙製造者,建議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目前沒有任何食物可解決空汙對身體的衝擊,唯有「多喝水」,可加速部分空氣汙染物質排出體內。
高雄長庚醫院副院長、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林孟志指出,肺癌連續十年位居國人癌症死亡率第一名;至目前為止,尚未發現空汙影響肺癌的確切病理機轉,「只能說是危險因子,要從危險到風險,兩者還沒有直接關連」林孟志說。
林孟志表示,各種空氣汙染源中,最直接影響肺部的就是PM2.5,因為最快、最容易進入呼吸道;不只是肺癌,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甚至肺纖維化等,都可能因PM2.5濃度增加,增加罹病率或急性惡化。
林孟志表示,目前沒有任何食物可解決空汙對身體的衝擊,但「多喝水」可加速部分空氣汙染物質排出,攝取含維生素A、C、E的食物,可以抗發炎,鐵、鋅能幫助維持身體免疫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