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會晤在即 美媒:陸盼撤銷制裁、辦拜習高峰會

 |2021.03.18
2830觀看次
字級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中外交高層會晤18日將在阿拉斯加州的安克拉治市登場,《華爾街日報》報導,北京擬透過此次面對面會晤,施壓華府,解除對電信供應龍頭華為和半導體製造大廠中芯國際的限制,並促成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4月舉行線上高峰會。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這次會晤給了雙方一個機會重設全球兩大經濟體之間險惡的雙邊關係(stormy relationship),與美國取向不同,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與大陸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將當面要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與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撤銷川普任內對中國實體與個人施加的制裁和限制。

美中會前氣氛微妙,布林肯訪問日韓大談中方人權議題,美國國務院援香港自治法,提出對香港情勢最新報告,認定24名陸港官員破壞香港自治。美國商務部17日表示,已發給數家在美國提供訊息和通信技術服務的中國大陸公司傳票,查明其是否構成國安風險,但商務部並未點名是哪幾家陸企接受調查。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大陸對這次議程的廣泛安排,凸顯北京愈發自信。知情人士表示,一旦美方鬆綁或移除相關限制,中國大陸也會取消對其相應對美國的報復行動。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方將提案建立定期的雙邊高階會晤,處理經濟、貿易與安全等問題;此外,趁著下月22日世界地球日的全球領袖峰會,舉行習近平與拜登的線上高峰會;白宮拒絕評論此事。

國務院首席副發言人波特(Jalina Porter)17日表示,美國將持續推動中國大陸落實美國與世界各國期待的透明度與問責性,包括香港、新疆、西藏、台灣、人權、南海、湄公河與新冠病毒等;此外,美國也將就雙邊利益重疊之處探索合作空間。

有記者詢問美國是否致力公開捍衛台灣,白宮發言人莎奇(Jen Psaki)重申,美國對台政策沒有更新,美中對話有一系列主題,包括台灣在內。

●認知差異大 修復關係不易

對於中方的期待,拜登政府一名資深官員表示,這是一次性會議,且會後也不會有聯合聲明,由美中各自發布新聞稿。

《華爾街日報》報導,雙方對此次會晤的認知差異之大,凸顯修復關係困難重重。

澳洲前總理、紐約智庫亞洲政策協會會長陸克文(Kevin Rudd)17日接受電視媒體CNBC節目訪問表示,這場會晤不會帶來什麼巨大突破,「比起解決問題的務實層面,更像是一場單純對話。」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客座教授卜道維(David Brown)表示,布林肯先訪問日韓,返國途中取道阿拉斯加出席美中會談,清楚表明「盟友優先」,美國看起來只想在這次會晤中表達立場,大陸則希望藉此緩解雙邊緊張關係,因此他認為美國不會同意後續對話或行動。

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當地時間17日答覆記者提問表示,這是美國新政府執政以來首次高層面對面會晤,中方贊同美國提議,應邀赴約,體現中國對重啟對話交往的誠意,「我們並沒有說在對話中不可以談台灣、涉港和涉疆問題...…我們將表言中方嚴正立場,但美方在對話前帶節奏、對華施壓,這一企圖不可能得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