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多位立委,昨天實地考察大潭藻礁的生態。圖/蘇健忠
【本報台北訊】珍愛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昨帶領二十多名立委到大潭藻礁「上課」,比畫藻礁、珊瑚殼的位置及生長方式,批評官員不該否認七千六百年的藻礁生態,必須具體討論是否遭到三接工程破壞;經濟部現場只刻意揀選對自己有利的說詞,強調工業區沒有新增填地,卻不提工業港開發範圍,立委動怒要經濟部別再誤導社會,若說謊就要道歉。
環團長期堅持「工業港」及填地會破壞水下藻礁,經濟部昨仍答非所問,強調「工業區」開發已避開大潭藻礁G1、G2熱點區域,國民黨立委蔣萬安指出,經濟部不斷說沒有新增填地,但無論是環保署、海保署資料,針對不同區域計算各自有二十一公頃、六十二公頃的新增填地,質疑經濟部刻意避重就輕、說謊,完全不提碼頭、防波堤、航道的總海域開發面積的破壞力,「如果說謊請跟人民道歉」,不要再誤導社會大眾。
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說,官員都說已在保護觀新藻礁,但現在保育範圍生態已被破壞,主因是大潭電廠造成突堤效應,假如公投通過後觀塘三接站確定喊卡,經濟部應提出替代方案,不該一直提出燒煤說法。
經部:粉紅色藻礁未開發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說,國人看到環團照片都著重「粉紅色的藻礁」,因此經濟部首要澄清潮間帶的粉紅色藻礁並沒有列入開發範圍,潮間帶也沒有新增任何填區,至於所謂的新增填區是延伸出去的防坡堤等。他說,目前爭議包括水深十米有無礁體,這方面可以再討論,中油曾派潛水員下去拍照,看到大部分地方都被沙掩埋,「有歷史留下的礁體,但沒有非常豐富的生態」。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召委、國民黨立委陳玉珍表示,仍有相當多爭議尚未討論完畢,包括填海造地、自然地景審議、能源缺口等,未來都必須要搞清楚,此次會勘跟座談只是一個開始,未來會繼續安排會議。
各部會昨在觀塘工業區提出專題報告,強調蔡政府開發面積從二百三十二公頃縮減至二十三公頃,接收站採離岸方式設計、利用棧橋連接讓水流暢通,跟過去論述幾乎沒有兩樣。能源局表示,二○二五年前北部將有核二廠一、二號機及協和燃油機組陸續除役,電力缺口將仰賴大潭七、八、九號燃氣機組補足,否則「只有燃煤有空間」。
潘忠政批中央地方踢皮球
環保署表示,二○一八年環評審查時,觀塘工業區面積不但縮減,儲槽也從九座減為兩座,工業港碼頭、海堤減少開發百分之四十,變動比原來方案好,因此才通過環評。海保署說,二○一八年起開始做生態監測調查,涵蓋魚類、蟹類、海藻、殼狀珊瑚、中華白海豚,持續跨部會監督及會勘。
潘忠政批評,蔡政府不斷強調面積開發變小,事實上二○一六年馬政府時期,中油曾提出縮減為七十七點二公頃方案,現在都怪罪馬政府不公平,「不要再冤枉人家」;且早在二○一五年就向桃園市府申請大潭藻礁畫為文資法的自然紀念物,「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接到民間申請時就應啟動審議程序」,但中央地方不斷踢皮球,最後讓三接站堂而皇之進入環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