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內非現金支付未成5年倍增目標,隨著7月電子支付條例將上路,金管會認為有信心提升國內非現金比重,因此再訂出3年目標,2023年前非現金交易要達6兆元。若以去年民間消費9.6兆來說,金管會推估,3年後台灣至少逾6成消費是來自非現金。
金管會2015年提出「電子化支付5年倍增計畫」,目標截至去年電子化支付比率要達52%的目標,計算分子是非現金消費金額、分母為民間消費金額,但去年比率只達40.37%,距離達標還很遠,但金管會去年下半年認為,部分民眾網購消費是利用ATM轉帳,納入ATM轉帳交易後,去年底比率為51.7%,仍未達目標。
據銀行局統計,去年若不含ATM轉帳,交易筆數為51.64億筆,含ATM轉帳為52.21億筆,若要達成5成目標,3年內含ATM轉帳的交易筆數至少要突破78億筆;去年交易金額,若不含ATM轉帳為3.8兆,含ATM轉帳則為4.95兆,若要達成目標,3年內至少要再增加1兆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