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對準焦距

 |2021.03.12
2562觀看次
字級
圖/unsplash

文/星雲大師

現代的人出門在外,手上不是拿著一支手提電話,就是背著一部照相機。拿手提電話的人,他想縮短空間,即刻傳達心意,使用照相機的人,他想留下歷史,供作日後回憶。

圖/unsplash

用照相機,除了要用心捕捉鏡中人的動作、神情,並且注意取景的角度以外,在按下快門之前,一定要先對準焦距。焦距沒有對準,照出來的相片就會模糊不清;能夠掌握焦距,才能照出一張影像清晰的好照片,才能成為攝影家。
 
人在世間上生活,用兩隻眼睛看問題,還要用頭腦、耳朵幫忙對準焦距,才能看出事情的原委,才能掌握要點。有的人,看事情沒有對準問題的核心,就是沒有重點,如同照相,沒有對準焦距,照出來的相片就會失真。

圖/unsplash

會上,不管你是政治家、企業家、外交家、經濟學家,各行各業都必須善用自己的專業,用心體會,看清問題,這就是對準焦距。甚至家庭中,丈夫對待妻子,也要能掌握太太的心理,看出她的需要,沒有調準適當的焦距,夫妻的感情就難以恆長維繫。

有時候朋友之間來往,沒有把握好人我之間的時空關係,沒有對準焦距,往往容易產生摩擦。大自然之間,也有它自然的焦距,恆星、行星、衛星之間的運轉,如果沒有對準焦距,三個碰在一起,地球就會受創。所以你我他之間,再好的朋友、同志,都應保持適當的距離,才能看清焦點,如同開車,保持適當的距離,才能確保安全。

圖/unsplash


不但照相機要重視焦距、行車要保持車距,在舞台上表演,乃至家居布置,甚至說話、錄音、錄影,都要對準焦距,才能有好的品質呈現。尤其,我們的眼睛如果焦距出現誤差,也就是一般所謂的「近視眼」,對遠處的事物就無法正確的分辨清楚,這時就要配戴眼鏡。眼鏡的焦距尤其要調整得宜,才能更清楚地看到近距離或遠距離的物體。

語云:「不依規矩,不成方圓」,人的行為如果沒有對準焦距,就會受人議論,對準焦距就是遵守規矩。過去戰國時代,採「遠交近攻」的策略,當代蔣中正對日抗戰,也是「以空間換取時間」來取得優勢,這都是懂得在焦點距離上用心,所以能夠獲得勝利。

圖/unsplash

間上凡事都要重視焦距的準確,創業、用人要對準焦距,建一棟大樓也要把土地方位的距離計算清楚,乃至人際往來,處處都要注意彼此的焦距是否保持得宜,能夠面面俱到,即可謂深得此中奧祕矣。

──摘自《星雲大師全集‧迷悟之間》

圖/unsplash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