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我國頂尖大學轉系人數飆升。以台灣大學為例,一○九學年有六百三十四人申請轉系,人數創統計以來新高,約每十個大一生就有一人申請轉系。清華大學一○五學年併新竹教育大學後,每年轉系成功人數都破百,一○九學年達一百六十人。各界分析,頂尖生更傾向「選校不選系」,入學後發現志趣不符;大環境不佳,更多學生盼選有「錢」途的科系,都是轉系主因。
家長團體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陳鐵虎表示,頂尖生更傾向「選校不選系」,他們的家長也會覺得「先進到明星大學再說」,不少大一生同時準備重考和轉系。各系就業出路不同,多數學生仍傾向選擇就業前景佳的科系,也是轉系一大原因。
台灣大學副教務長、機械工程系教授詹魁元也不諱言,受社會價值觀影響,有學生本來就打算先進台大再轉系,自然成了申請轉系名單的一份子。他也表示,轉系人數增加不一定是負面現象,台大教師曾討論此議題,他們認為,十八歲就要決定一生,對很多人來說不容易。有學生入學後才更認識自己,或發現選系時對所選科系了解不夠深,都是選擇轉系的原因。
台大推領域專長課做檢驗
陳鐵虎則從考招制度分析,教育部基於適性揚才精神,逐年提升大學個人申請名額占比,盼學生擇己所愛。不過多數高中生志趣不明,學測後就要選出六個個人申請志願「有困難」,此制度難發揮預期效果。有學生想透過可填一百個志願的指考升學,卻又面臨指考名額太少的風險。
因應愈來愈多學生申請轉系,詹魁元表示,台大各系轉入、轉出名額終究有限,校方發起新制度,現已邀請三十四系提出一百四十五個「領域專長」入門課程,比如森林系開出「森林療癒」、土木系開「軌道工程」,鼓勵有意轉系的學生先修完領域專長課,以行動證明自己對欲轉入科系真的有興趣,且有一定了解。當學生修完領域專長,且表現佳,校方鼓勵他所讀的科系開放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