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彰顯台東原住民族特色,青年雕塑家伊將,以「脫腊鑄造」法,雕出東台灣原住民人文特色。
出身台東原住民平地部落的伊將,小時候經常看到族人以木雕刻出祖靈的圖騰,長大後對美術產生愛好,尤其是立體造型,因而成為他出社會的職業。
伊將表示,從事銅雕的主要動機是希望為原住民找出更多的創作媒材。他說,原住民的創作媒材大多以陶和木頭為主,但是透過腊捏成形的方式,再注入銅的創作,今天已很少人使用,除了少數在鑄造工業使用此法外,現今少人使用於創作上。
伊將眼看原民文化的沒落,部落年輕人都走入都市,原住民文化也相形疏離;因此,在「脫腊鑄造」創作上,伊將希望能呈現原民文化肌理,經過多層程序,將原住民文化圖騰及農業社會景象,雕成永不毀壞的作品。
他說,身為卑南族的一份子,應用該族群既有的文化原素,讓作品呈現在觀賞者的眼前;不止於此,伊將更希望未來為全台各族的原住民創作,以彰顯台灣本體文化的原民特色。
這次伊將的銅雕藝創作在國父紀念館展出,作品內容以:平地卑南族農耕、生活、民俗、舞蹈、狩獵等作品呈現。該項展出到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