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觀塘中油天然氣第三接收站,環團指嚴重破壞大潭藻礁。
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涉及大潭藻礁保育,環團極力反對中油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興建計畫,近日也加強護藻礁公投連署能量,相關言論在網路社群不斷發酵。行政院昨表態力挺三接蓋在現地,並表示已要求各部會持續辦理,其他方案如建在台北港,恐增加長達四十公里的天然氣管線,且推遲整個作業達十一年,導致北部電力缺口。
環團與桃園在地居民共同發起搶救藻礁公投,其第二階段連署預計本月底截止,算至昨日晚間實際總份數,僅逾十萬份,相比公投連署門檻與其目標都有距離,環團呼籲民眾二月二十八日前送交連署書。本周多達近四十所大學發起擺攤連署,昨更有大學老師、學者共同現身,力挺藻礁公投。
行政院政務委員羅秉成昨表示,有注意許多愛護環境的年輕人關注藻礁議題,但政府對三接的態度,就是全力保護,因此刪除原本九成的開發面積,只剩一成,已經盡最大努力避開藻礁區域。
羅秉成說,三接推動過程中也曾評估其他方案,但像是台北港方案,預計增加長達四十公里天然氣管線,沿途造成的環境、民生影響不低,也要重新環評,經濟部評估,整體可能推遲時程達十一年,北部會出現電力缺口,並增加中南部電廠負荷。
羅秉成表示,如果不能用較低汙染的天然氣,可能就要增加燃煤,且南電北送、中電北送,電網風險也比較高,這都是三接為什麼選擇現地的原因;政府責任是把相關資訊公開透明、跟民眾續溝通,行政院也請各部會持續辦理。
面積縮小? 學者批經部騙人
國民黨近日加入藻礁連署後,環團臉書湧入謾罵留言,經濟部、民進黨也連日發圖卡指開發面積比馬政府退縮許多,兼顧能源發展與環境保育,藻礁連署隨即從環境議題轉化為政治及藍綠之爭。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召集人潘忠政指出,不分藍綠,只要想幫忙守護藻礁都會歡迎,若經濟部對三接方案這麼有信心,可大方攤開證據「讓真相浮現」。
潘忠政表示,台電去年說大潭電廠兩部機組約影響供電百分之二點五,最近經濟部卻改口說百分之六,這都是單方面說法,不如立刻開聽證會解決問題,但經濟部根本不敢,必須讓公投連署成案,才有機會比對各種證據。
經濟部稱開發面積從二百三十二公頃大幅縮小到二十三公頃,且工業港與工業區採鏤空配置,用棧橋連接,海水可自然交換、維持藻礁跟潮間帶的生態,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反駁「騙人的」,經濟部只強調裸露藻礁區,但「藻礁會不斷發育、延伸」,至少到南北海堤都曾透過雷達影像調查到礁體,只是水太濁難以下水探測,且未來要蓋這麼大面積的人工建物,可能導致嚴重的「突堤效應」,整個南桃園藻礁都可能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