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楠梓加工區今天撤牌更名為科技產業園區,園區的員工趕來拍照留念。圖/徐白櫻
【本報高雄訊】今起高雄、楠梓、屏東等五處加工區陸續卸牌更名為「科技產業園區」,超過半世紀的「加工出口區」名稱走入歷史,不少員工依依不捨到加工區大門拍照留念。經濟部加工出口處長楊伯耕表示,加工區完成階段性任務,各園區半數以上廠商跳脫低階、勞力密集產業,更名科技園區更符合現況,有利往科技產業發展。
一九六六年起,經濟部陸續在楠梓、高雄、屏東、台中、中港等地成立加工出口區,引入農村過剩勞力發展經濟,台灣躍升國際加工要地。
三日公布「科技產業園區設置管理條例」,加工出口區更名「科技產業園區」,昨天中港園區率先徹牌更名,楠梓與台中二十四日、屏東二十五日、高雄二十六日更名。楠梓園區明撤銜牌更名,三十幾位加工區產業工會聯合會成員相約拍照,興奮中夾著感傷。聯合會總幹事何俊男說,以前人家一聽加工區就說「那個製造罐頭的地方」,但廠商早已轉型成出產高端科技產品,掛加工之名已不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