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張彬彬台北報導】遇到文化或信仰不同者,如何與他們對話、互動?「二○○七年生命關懷與助人輔導研習列車」北區第五階段課程,學員透過二天不同領域學習,開拓視野,更對如何將「宗教」引進心理諮商與治療,做最精闢的剖析,有助瞭解人性,尋找助人契機。
學員十五日在衛理神學研究院衛神大禮堂,聆聽由加拿大溫莎大學臨床心理學副教授郭崇信主講「宗教輔導的理論與實務」,郭崇信指出,諮商輔導員除了提升自我能力之外,更需加強文化思考、探討靈性問題,進而在結合心理學與跨文化學習中,瞭解人性,尋找助人契機
;此外,並從奧古斯丁到弗洛伊德理論中,介紹深度心理學的誕生,並在分享研究報告中顯示,投入宗教的生活與實踐,對身心健康有絕對的助益。
第二天課程於台北道場舉辦,由亞洲大學心理系副教授李志鴻指導「社區心理健康的理論與實務」,藉由電影欣賞,介紹有關憂鬱症、躁鬱症及焦慮症的種種症狀與因應之道,以增進學員對疾病的認識。此外,更分享「心理健康工作」是一種以精神疾病為主軸的健康理論,其預防工作分為三級,初級重於教育、次級重在醫療,三級則以復健為主,並帶領大家模擬成立「社區心理健康中心」,探討佛教的諮商輔導者如何自我實踐,進而幫助他人。
由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財團法人人間文教基金會、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主辦,亞洲大學、人間大學企畫執行的「二○○七生命關懷與助人輔導研習列車」第六階段課程,三十日將於台北道場舉行,歡迎有興趣加入助人行列者,踴躍報名參加。請洽詢電話:(○二)八六七六二一○○佛光人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