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薪水成長幅度長期跟不上物價漲幅,主計總處昨天公布最新數據,2020年實質經常性薪資為4萬1538元,年增1.7%,超越2003年水準,為歷年最高。不過,受雇員工人數平均為795.5萬人,年減0.15%、減少1.2萬人,是金融海嘯後、近11年首見負成長。
雖然台灣受雇員工經常性薪資、總薪資多呈正成長,但過去10多年,扣除物價後的實質經常性薪資始終無法超越2003年的4萬922元,97年至103年之間,實質經常性薪資更下滑至3.8萬元左右的水準;2020年來到4萬1538元,主計總處指出,已無薪資倒退現象。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說明,去年雖然爆發疫情,但基本工資調升、企業調薪,加上疫情導致全球需求下降、油價暴跌,連帶影響國際原物料價格,消費者物價指數下跌0.23%,調薪與物價因素是擺脫實質薪資倒退的兩大關鍵。
不過,薪資雖增加,受上半年疫情衝擊影響,受雇員工人數卻減少。陳惠欣解釋,雖有疫情因素,不過自去年6月國內經濟解封後,勞動市場指標有慢慢好轉,只是仍未回到疫情之前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