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北農產運銷公司近日銷毀大量蔬菜,倒菜照片流出後引發爭議,除了北農急澄清,農委會昨也跳出來滅火,指菜價沒崩盤,丟棄是因農藥超標、品質不好沒人買。但不少農民聞訊後傻眼,認為近期蔬菜盛產加上疫情影響,銷量價格都不好,卻被官方「貼標籤」,「搞得好像都我們的錯」,很擔心買氣已弱的消費者更不買菜。
北農統計,二月七日至二月九日到貨量每天皆為兩千三百多公噸、各報廢七千六百至一點三萬公斤,整體平均菜價維持二十三元以上。農委會農糧署昨澄清,目前供貨充足、價格穩定,像高麗菜監控價是每公斤五點三元,現在最低也有八、九元,「沒有崩盤」。
至於倒菜照片,農委會解釋,北農去年導入質譜化學快檢系統,三十多分鐘就可檢驗農藥是否超標,一但超標就會將同批貨全數銷毀,才不會流到市面;另一原因是蔬菜品質不好沒人買,但送回產地不敷成本才銷毀,尤其這次要進到北農的貨較多,裝箱北運加上排隊過程若較為悶熱,蔬菜就會黃化、影響品質。
但不少農民難以認同。雲林青農聯誼會長陳鳳義說,官方大可直說量多賣不出去才銷毀,怎麼可以貼農民標籤,說農藥超標、品質不好。也有農民說,菜價近期確實變差,但大家並沒有「哀哀叫」吵補助,現在政府卻搞得好像都農民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