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肉可能引發更大的傳染病 科學家:新冠病毒只是彩排

 |2021.02.03
7926觀看次
字級
吃肉會加速地球暖化速度和造成環境破壞,也可能引發大型傳染病。圖/Unsplash

【本報外電綜合報導】食用動物性蛋白質會造成環境的破壞、加速地球暖化的速度,也造成不少疾病的發生。科學家警告,人類食用動物性蛋白質,可能會引發「改變世界的流行病」,現正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就如同一場彩排,發表這項聲明的南非自由國立大學研究人員表示,人類對廉價肉品的定期需求,為更多疾病創造了完美溫床。

教授羅伯特·布拉格(Robert Bragg)是南非自由州大學的微生物、生化和食品生物技術系的一名研究員,他說:「我們將會有更多的大流感,一些科學家認為新冠病毒可能只是真正的大流感的彩排。」

圖/Unsplash

布拉格坦言,包括他在內的許多病毒學家多年來一直在預測流感大流行,「多年以來,人類一直被警告要注意即將到來的大流行,但只有身在其中時才會認真聆聽。」

布拉格補充,有許多嚴重的流行疾病都是從動物傳播到人身上,「其中一個案例就是伊波拉病毒,當地非洲人吃蝙蝠因而感染,而最嚴重的是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它從豬開始傳播到人類,這些都是虐待動物因此發生的情形。」

他指出,出現在鳥類和家禽類的H5N1流感的死亡率約為60%至65%,但尚未形成人與人之間的傳播。布拉格補充說:「如果這種病毒確實發展出人與人間的傳播,那將可能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大流行。」

圖/Unsplash

自然、農業科學教授艾麗莎·勒·魯(Aliza le Roux)說:「我們對肉類的需求正在往更便宜和更放鬆管制的狀況靠近,將更多的動物塞進更小的空間,餵養牠們的天然飼料愈來愈少。」

艾麗莎舉例狂牛症、關在擁擠的籠子裡飼養的雞這些曾出現在人類生活中的事件,「我們不應該責怪異國的飲食習慣,而是該看看自己」。

艾麗莎表示,如果能將吃肉看作一種「獎勵」,而不是每天的「習慣」,能減少對環境的壓力,降低另一種人畜共患病病毒的發展速度。

圖/Unsplash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