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學習被學校納入正式課程和升學指定加分項目,學生穿著義工服進行服務學習。圖/金車文教基金會提供
【本報台北訊】服務學習被學校納入正式課程和升學指定加分項目,每逢假日,常在不同單位、場合看見學生穿著義工背心進行服務學習,據金車文教基金會調查,僅不到2成青少年(16.6%)透過服務習得專業知識,與服務學習核心精神落差甚大;近來受疫情影響,有3成多學生反映服務受限,也有大學服務性社團反映,因疫取消寒假營隊,學生雖然可以接受,但也憂心將影響社團經營。
根據金車調查,有近5成青少年因為學校規定才參與服務,受大學推動服務學習必修或選修課程影響,更有高達6成5大學生因此參與服務學習。但調查也發現,青少年的服務動機會隨著年紀改變,到了大學階段,學生會開始因為追求人生經歷和幫助他人而參與服務學習。
服務學習推行多年,金車調查,有高達5成青少年喜歡服務學習,且年紀愈大喜歡的比例愈高。這些青少年表示,在服務過程中有快樂喜悅、社會經驗和自我肯定等收獲,但實際參與服務學習後,卻也發現實際服務與想像有落差,大學生覺得有落差比例更高達近3成。
服務地點和類型都可能影響青少年服務意願,調查發現,有6成6青少年在校內服務,另有3成2在地方社區服務。而在眾多服務類別中,近6成青少年最常從事環境清潔,另有2成5是教育輔導,以及2成1從事圖書整理;另有近3成學生喜歡的服務是生態保育、環境清潔,另有2成3喜歡健康運動。近5成青少年也表示,若有多元服務可供自主選擇,會更願意從事服務學習。
服務學習被學校納入正式課程和升學指定加分項目,學生穿著義工服進行服務學習。圖/金車文教基金會提供
國內疫情升溫,已有部分縣市學校停辦寒假營隊、寒假輔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同心服務隊總籌許竹宜表示,疫情讓營隊停辦,令人相當遺憾,不僅造成個人的失落感,也造成社團營運損失。她說,以服務者角度而言,營隊停辦等同少了一個服務機會;以社團角度來說,營隊停辦也會影響新生續留社團的意願,這也是服務隊目前需設法解套的問題。
金車文教基金會總幹事曾清芸表示,問卷反映學校仍多將勞動服務轉化為服務學習,學生也多是以應付課業和升學心態看待,如今受疫情影響,服務場次減少,也可能降低學生服務熱忱,建議學校單位提供相關課程資訊,或提出其他服務替代方案,讓青少年能正確了解服務學習價值。
中原大學服務學習中心主任李俊耀表示,如何在疫情肆虐下讓服務不間斷,是義工團隊亟需面對的議題。他也舉例,中原電機系節電服務隊,讓學生義工融合節電專業,協助社福機構省下電費,無須與人群接觸就能進行服務學習。
這項調查於2020年12月1日至12月20日進行問卷發放,針對全台國中、高中及大專院校學生進行施測,本次調查有效問卷回收共計4257份(紙本問卷1601份、網路問卷2656份),在信心水準97%下,有正負3%以下的抽樣誤差,施測後資料以統計軟體進行統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