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山頂及圈谷是南湖碎雪草的棲地。圖/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本報苗栗訊】登高山不要偏離步道走捷徑!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最近發出「有些雪,一踩就碎」警訊,提醒走捷徑可能因此危及到棲地已經「退無可退」的稀有植物南湖碎雪草,雪霸處根據委託的研究,南湖碎雪草有效族群僅剩17到580株,如果消失了,物種將不可逆。
政府山林開放政策,加上新冠疫情疫情影響,台灣高山湧現登山潮,雪霸處最近特別提醒山友上山不要走捷徑,指出雪山山頂及圈谷是南湖碎雪草的棲地,國際自然資源保育聯盟(IUCN)列為稀少級植物,根據雪霸處2018年委託屏東科技大學研究,以遺傳多樣性評估,南湖碎雪草的有效族群數量約17到580株。
雪霸處表示,南湖碎雪草是台灣特有種高山植物,也是少數存留的冰河孑遺植物,目前僅在南湖大山、奇萊北峰及雪山岩生環境才有分布,可以說是退無可退了,由於南湖碎雪草根部寄生在其他植物,半寄生的特性並不能任意傳播遷移,因此在雪山圈谷任意走動,或不小心偏離步道,一小步可能就會讓南湖碎雪草消失在地球。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在園區設置告示牌及阻攔設施,提醒山友「請勿走捷徑」。圖/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走捷徑除了可能傷害南湖碎雪草,衝擊高山生態,也有破壞脆弱的地形地貌的危險,雪霸處副處長林文和說,山區上、下斜坡的步道採「之」字形設計,主要是減緩雨水沖刷,天然植被保護的坡面,不易形成逕流,水流不快,但步道因經常踩踏寸草不生,容易匯集雨水成逕流,若斜坡處直線下切,加快水流沖刷破壞地貌。
林文和說,雪霸處在幾處山友容易「切西瓜」走捷徑的地點,設置告示牌及阻攔設施,提醒山友「請勿走捷徑」,也籲請山友配合走坡度較緩的「之」字形步道,保護環境也保護雙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