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為打造電動車產業成下一座護國神山,經濟部初步規畫產創條例的智慧機械投資抵減再延三年,並將擔任領頭羊,帶頭成立電動車產業跨部會推動平台,從產業轉型、稅制、規格、補助等,助攻電動車成為我國二○二一年重點產業。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股價表現亮眼,經濟部也曾在「投資台灣三大方案成果」報告中,點出十五家打入特斯拉供應鏈的台廠,這些廠商涵蓋了車電、馬達、電池、車身、充電五大系統,總投資金額就超過一千億元,讓電動車產業備受期盼。
據經濟部近期在盤點電動車等新興產業,並找打進特斯拉等電動車國際供應鏈的廠商座談,以了解這些廠商們在技術突破、朝高值化製造升級方向上的需求,要提供他們更多協助。
據悉,經濟部考量精密機械等傳統製造業升級智慧機械,是發展電動車產業的重要關鍵,初步研議要將產創條例的投資抵減優惠,再延長三年,但一切尚未定案;此外,也有立委考量提案,將優惠延長三至五年。
經濟部官員指出,台廠或是中小企業的優勢,在於靈活彈性、擅長快速作出少量多樣的產品,但這些台廠在過去,很難打進生產模式固定的傳統車廠供應鏈,甚至連生產燈具都會碰上專利群的問題。
官員指出,因此,經濟部思考為協助這些有意朝高值化升級的傳統廠商,能繼續精進技術、做產業升級,也會繼續提供電動車供應鏈相關研發補助,包括經濟部技術處與工業局相關研發補助計畫。
官員強調,台灣除既有的半導體產業這座「護國神山」,也要思考如何協助傳統產業升級,以對抗價格、匯率波動,也同時尋求將這些廠商與電動車等新興產業的標的結合,要找出新的護國神山,甚至打造成為山脈。
官員說,為協助電動車供應鏈廠組隊打國際賽,經濟部思考成立跨部會平台,看政府可提供廠商什麼資源,如何整合大家的專長,來達成群聚生產,以增加與國際大廠談判的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