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腳石虎回歸山林 特生中心3年野放15隻石虎

 |2021.01.04
2984觀看次
字級
農委會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近3年來已野放15隻石虎回歸野外。圖/特生中心提供

【本報台北訊】農委會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專門救治受傷的野生動物,並進行復健、收容、餵養、生命教育等工作,近三年有15隻石虎在他們的照顧下,通過嚴格的「野放訓練評估」,成功回歸山林,其中有隻名叫「大三」的石虎只有3隻腳,原被認為因傷殘無法回歸野外,但現在已通過評估畢業,1晚能走超過1公里,且能穿越道路和犬隻出沒地區,為其他傷殘同伴開啟返家希望。

109年1月16日,有1隻中陷阱的公亞成石虎個體被送來急救站,取名為「大三」,送來時已做完左前肩胛骨以下的截肢手術,只剩3隻腳的石虎按照慣例是會進入收容長照體系,然而這隻年輕亞成個體,傷口復原良好,為了讓野放訓練評估能發揮更大功用,急救站首次嘗試讓截肢石虎進行模擬野放訓練。

圖/特生中心提供

特生中心表示,野放評估分為5大準則:包括運動、躲藏、覓食和天敵辨識能力,以及對人有無親近反應。通過評估的石虎,可踏上返家之路,未通過者則須再等待下一梯次的訓練,一直未通過者,只好進入收容長照體系。

訓練過程中,對截肢石虎最難的是攀爬樹木及跳躍能力訓練。特生中心表示,「大三」在一次次的失敗後,克服欠缺左前肢的不利情況,完成攀爬樹木及捕抓獵物的訓練,最終通過野放評估,野放後的「大三」靠著3隻腳在地形崎嶇的山林移動,一晚可走超過1公里,且穿越道路及遊蕩犬隻出沒的地區也都難不倒,順利地在野外存活。

圖/特生中心提供

當初取名為「大三」不止因為牠只有3隻腳,也意含著牠恐怕無法順利畢業,如今牠順利通過嚴格的野放訓練評估而畢業重生,也讓原被認為因傷殘無法回歸野外的石虎,開啟了返家的希望。

野放後的動物,特生中心會以無線電追蹤或自動相機監測的方式,了解牠們存活的狀況。無線電追蹤是將無線發報器繫掛在動物身上,接收發報器發出訊號的位置,來了解動物的活動情況;自動相機則是架設在野放地點的附近,來監看野放動物後續在當地出沒的地點範圍與時間。

特生中心會以無線電追蹤或自動相機監測方式了解被野放動物如何生存。圖/特生中心提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