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巧爾
那天買菜回來,在路上見到送報先生騎著「歐逗麥」轉進前面的巷弄,因等一下就會送來我家,我便在公寓大門口等著。
過一會兒,他騎到家門口,因我戴著口罩,便指著大門的信箱,讓他知曉我是哪一樓的住戶。他看了看,從座前的大帆布袋右邊抽出一份甲報,又從帆布袋左邊抽出一份乙報交給我。我點頭表示謝意的當下,腦袋裡跑出三個字:「金頭腦」!不得不佩服他超強的記憶力,哪家訂了什麼報,腦子裡記得一清二楚。
平常,我也甚為佩服市場賣菜的阿桑,腦袋要記好多種菜的價錢,用的又是傳統磅秤,但加總都不曾出錯。老公說,橋頭賣蔥油餅的老闆記憶也超好的,店內販售的蔥油餅種類繁多,總共有16種樣式,但老闆娘一見到顧客上門,幾乎不用點餐,便能說出顧客要什麼、配什麼,有的人要原味,有的要加蛋有的要加起士,有的要辣有的不要辣,她全都記得清清楚楚。
一般說到金頭腦,就會聯想到:聰明靈活、記憶力超強、過目不忘等關鍵字眼,這些特質皆與腦力有關;但仔細想想,敬業的精神、良好的服務態度,其實也是成就金頭腦的要素之一。不論是送報先生、賣菜阿桑,或是蔥抓餅的老闆、老闆娘,皆是因專注於業務,而將顧客的需求、偏好記得牢牢的 。
孟子言「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我們生活中所需要的,皆是各行各業辛苦完成的。職業不分高低貴賤,簡單的事專注地重複做,每個人都可以是「金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