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活超過1億年 巨骨舌魚逃過濫捕危機 官民合作 活化石數量回升

編譯/韋士塔 |2020.12.26
2857觀看次
字級
巨骨舌魚是世界最大型淡水魚之一,成魚的體長可達3公尺,重量達200公斤。 圖/美聯社
研究人員對巨骨舌魚的堅韌鱗片極感興趣。圖/美聯社
過度捕撈一度導致巨骨舌魚瀕臨絕種。圖/法新社

分布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的巨骨舌魚(Arapaima),是世界最大的淡水魚之一,成魚的體長可達3公尺,體重達200公斤。這種魚類能在幾乎沒有氧氣的水中生存,以其他魚類、鳥類、蜥蜴和小型哺乳動物為食,堪稱魚類中的「終結者」。

巨骨舌魚被生物學家視為演化的傑作,牠的鱗片具有韌性,且硬度堪比防彈背心,即使是凶猛的食人魚也對巨骨舌魚無可奈何。這個特點,一度引發美國軍方研究人員的興趣。

然而,這種已在地球存活超過1億年的「活化石」,最大天敵竟是人類。魚類是亞馬遜當地社群的重要食物來源,巨骨舌魚更被視為珍饈,巴西一些大城市的老饕趨之若鶩,稱之為「亞馬遜鱈魚」。

過度捕撈導致巨骨舌魚的數量急遽下滑,引發政府和保育人士關注。1990年代,當局下令禁止獵捕巨骨舌魚,但仍難阻擋非法盜獵者,導致巨骨舌魚瀕臨絕種;所幸經過各界多年來的努力,巨骨舌魚的數量已持續回升。

值得關注的一點是,巴西並未完全禁止捕撈巨骨舌魚,而是採取限額捕撈的政策。茹魯阿研究所(Institutio Jurua)生態學家席爾瓦(JoaoCampos-Silva)解釋,完全禁止的做法不切實際,因為盜獵者不會遵守禁令,只會讓當地民眾失去重要的經濟和食物來源,且可能導致巨骨舌魚的價格飆漲,反而讓盜獵者更願意鋌而走險。

茹魯阿研究所與亞馬遜原住民合作,協助復育巨骨舌魚,並讓漁民可在規定的時間內依照配額捕撈,以兼顧民眾生計和生態復育。

亞馬遜雨季期間,巨骨舌魚會在被洪水淹沒的森林中繁殖,水位下降時則返回湖泊。茹魯阿研究所每年均進行巨骨舌魚的族群數量調查,並公布每座湖泊的捕撈配額。依據巴西政府規定,配額上限是成魚數量的3成,開放捕撈的時間則是每年8月到11月。

當地民眾配合政策捕撈,並自行組織巡邏小組,防範盜獵者進入;此外,漁民也會檢查捕到的巨骨舌魚,體長小於1.55公尺者均放回湖中。

亞馬遜原住民社群的代表普瑞托(Seu Preto)表示,他們非常樂意與政府合作;他說:「過去我們無權管理湖泊,其他人則進行掠奪性捕撈,導致巨骨舌魚消失。與茹魯阿研究所合作11年後,我們湖泊裡的巨骨舌魚數量已增加至4千多隻。」

席爾瓦表示,限量捕撈的措施,讓當地社區能持續賺取收入,並且把資金挹注於學校、基礎設施的改善,以及醫療照護等福利,「產生明顯的社會效益」;更重要的是,這種做法可讓巨骨舌魚獲得保護。

席爾瓦指出,巨骨舌魚復育計畫的目標,是建立政府與地方民眾合作的模範,鼓勵更多社區參與。保育的對象不僅限於這種魚類,更準備擴及到更多亞馬遜野生動植物。他說:「我們的計畫很成功,希望這個正面案例能夠整合多樣化的保育和社會需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