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看不到底,遊客進不來,使得機場服務費嚴重短收,連帶觀光發展基金將被迫舉債,交通部決定一次臚列5年所需,舉債逾150億元。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我國觀光發展基金年底即將見底,成立21年來將首度舉債,觀光局規畫明年開始「舉債」,考量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預估全球疫情要到2024年才會完全恢復,研擬調整舉債金額,預計將向銀行舉債151.7億元,自2026年起分12年償還,至2037年全數還清。
交通部遵照蔡英文總統去年12月在「全國觀光政策發展會議」的指示,以及17場產官學會議共識所訂之「Tourism 2030觀光政策白皮書」為上位指導,並衡酌今年疫情變化及產業轉型重點,提出「Tourism2025─台灣觀光邁向2025方案」。
T2025方案5年約需394億元,含已核定的152.7億元公務預算、觀光基金241.39億元。預計5年創造總產值約3兆元。
不過,觀光基金近年因配合政策指示及受疫情影響,產生巨額支出,包括多次國旅補助67億元、疫情補助62億元、配合公共建設支出83.65億元,合計約213億元,加上國境尚未解封,出境旅遊復甦情形偏向保守,導致基金主要收入來源機場服務費嚴重短收,今年底基金現金餘額僅剩1.76億元,為籌措基金財源,規畫以舉債方向辦理。
今年觀光收益 減損3734億
觀光局官員估算,今年來台旅客量約在135萬至140萬人次間,較去年1186.4萬人次大減千萬以上,以觀光局2018年調查來台旅客平均每人消費3萬7345元計算,今年觀光收益減損將超過3734.5億元。
舉債金額較原先規畫的方案多出近百億元,是因交通部研判不會只有明年國境嚴管,若只處理明年基金經費來源,明年下半年恐怕又要頭痛後年的資金,因此決定一次規畫5年所需額度,並非之前視疫情狀況逐年進行舉債。
據了解,由於全球疫情依然嚴峻,預期國際間自由旅行最快要到2024年才可望恢復到2019年的榮景,因此觀光局研擬的償債計畫,是在取得較多的機場服務費後,自2026年起分12年償還債務。
國境提前開放 可提早還債
對此觀光局表示,T2025方案已報行政院,但還要等財政部公共債務管理委員會審定,且每年舉債金額都會滾動檢討,主要是考量國際趨勢變化,決定權在疫苗,若疫苗出現,舉債時間有望縮短。若以目前國際趨勢預估要4年才能逐漸恢復,就會從2026年開始償還;如果國境提早開放,觀光客進來也多,就不用舉債這麼多,也可以提早償還。
對此,靜宜大學觀光系副教授黃正聰說,目前的確需要舉債,未來幾年收入都會不足,行政院要先核定T2025計畫,依據計畫政府核定才會匡列預算,銀行才願意借款,一次把錢先準備好,也是符合邏輯。
高雄餐旅大學觀光研究所教授劉喜臨說,以5年來看是保守做法,他預計至少3年時間仍會不正常,以3年不正常需要透過舉債協助現有觀光發展基金補充,邏輯上可以說得過去,但還是要看整個回歸狀況,還有考量過渡期,同時也希望看到國家公務預算跟原來政府資金如何回補到基金裡面,現在只看到舉債金額,還沒看到具體政府預算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