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追淚 藍眼淚揭密 可人工造淚 |2020.12.18 語音朗讀 298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每年四到六月,馬祖藍眼淚進入爆量期。而海大經過三年多研究,發現藍眼淚一個晚上或一瞬間爆發,其實是有性生殖的過程。圖/游明煌每年四到六月,馬祖藍眼淚進入爆量期。而海大經過三年多研究,發現藍眼淚一個晚上或一瞬間爆發,其實是有性生殖的過程。圖/王廷宇提供 每年四到六月,馬祖藍眼淚進入爆量期。而海大經過三年多研究,發現藍眼淚一個晚上或一瞬間爆發,其實是有性生殖的過程。圖/連江縣政府供 【本報基隆訊】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昨天發表藍眼淚研究成果,教授蔣國平指出,以往認為藍眼淚的發生是成長的過程,經過三年多研究,發現藍眼淚一個晚上或者一瞬間爆發,其實是有性生殖的過程;海大校長許泰文更說,海大研究已讓馬祖藍眼淚生態館,一年四季都可看到藍眼淚,並可以人工造成藍眼淚大爆發,下一步將開發出藍眼淚預報App,成為民眾的追淚指標。蔣國平表示,當每一隻可分配到的餌料生物少於四百隻時,因為有「危機感」,怕沒有食物,就會觸發有性生殖。有性生殖完成之後會產生所謂的孢子,可想成類似種子,會掉到海底沈積物當中,等到明年天氣好或者餌料充足時,因為攪到就整個一起萌發開來,所以是靠有性生殖來形成瞬間爆發,而不是靠成長而來。陸抽砂船攪動海域暗助種子萌發馬祖藍眼淚被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列為世界十五大奇景之一,海大研究團隊已掌握人工大量培養技術,可重現馬祖藍眼淚美景。「餌料的多少和溫度決定會不會爆發」,蔣國平表示,馬祖藍淚眼一般出現時期在三月底到七月初,水溫低於攝氏二十七度時,當閩江水帶入豐富的陸源性無機營養鹽,特別是矽酸鹽進入馬祖周遭水域,營養鹽造成矽藻大量快速成長,豐富餌料會引發夜光蟲數目快速發生。今年大陸抽砂船頻頻出沒,也有出現藍眼淚,研判是大量攪動海域讓海底種子萌發所造成。後續海大研究團隊將採集海底沉積物樣本,若發現海底存在大量夜光蟲配子,即可證實此假說。蔣國平表示,他們認為,海底有很多藍眼淚,明年計畫開船到馬祖海域挖土,檢視有多少種子,如果成功將是很大的成果。目前團隊已可運用實驗室大量人工培養操作。此外,蔣國平指出,過去認為夜光蟲經由無性生殖使得藍眼淚大爆發,但透過無性生殖須十天才能增加原來的一倍,經由實驗顯示,有性生殖其實扮演更重要角色。海底若有大量配子即可證明結論蔣國平表示,每隻夜光蟲最多可產生一千零二十四個配子,當環境不佳時,配子會全數沉積在海底,待環境、溫度適合時,配子就會像「種子發芽」般同步萌發,研究團隊後續將採集海底沉積配子,若發現海底存在大量夜光蟲配子,即可證實研究結論。校長許泰文說,海大研究已讓馬祖藍眼淚生態館,一年四季都可看到藍眼淚,並可以人工造成藍眼淚大爆發,下一步將開發出藍眼淚預報App,成為民眾的追淚指標。海大於二○一六年四月即開始推動馬祖藍眼淚研究,七月成功達成人工培養;二○一八年八月技轉廠商成立馬祖藍眼淚生態館,並於今年十月設立「馬祖海洋研究中心」,持續投入馬祖海洋環境生態與產業相關研究。 前一篇文章 冷氣團免隔離 冰凍北半球 下一篇文章 農遊券又來了 指定場所滿千送250元 熱門新聞 01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2【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3培養裁判、經營球隊 日女體大全方位育才2025.07.0404母雞誤闖雞翅餐廳 動保組織搶救2025.07.0205如是說2025.07.0206【光影紀事】交大電子所草創時期側寫2025.07.0407安忍,一種無畏的慈悲2025.07.0208【詩】覺有情2025.07.0209巴西玉米豐收節 如來寺傳揚三好2025.07.0410洛杉磯協會知賓 內外兼修展開服務2025.07.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丹娜絲重創南台灣 2死逾635傷丹娜絲襲台 13縣市停班課輕颱丹娜絲今明風雨最大 6縣市今停班課 住星際旅館 神遊外太空海上機器人 乘風破浪收海廢跨界藝術 蟲蟲變身創意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