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許多餐廳及肉品加工業者搶在農委會推廣台灣豬標章之前,紛紛在店外張貼使用台灣生鮮豬肉標示。圖/黃仲裕
【本報台北訊】萊克多巴胺豬肉明年一月一日開放進口,近期零售市場端頻發衛福部統一印製的「台灣豬貼紙」,與農委會推出的「台灣豬標章」外觀相似,都是綠底金字,且台灣豬貼紙還能在經濟部官方網站上自行下載使用,要幾張有幾張,讓豬肉攤商超困惑,有的要申請、有的自己下載自己貼即可,一個部會做一種貼紙質疑「有政府、會作圖」。
行政院表示,衛福部的貼紙是提供店家可自主、清楚標示,分別台灣豬與進口豬,攤商可於網站下載自行使用;農委會的標章則需經申請、審查、認證,符合可溯源的條件才會獲得標章。兩者並不會有混淆狀況。
上個月二十六日,在行政院由院長蘇貞昌公布衛福部統一印製、供批發商自行運用的兩款標章,圓形的綠底金字為台灣豬,三角形的為進口豬,從進口商、肉品廠,一路往下貼到店頭、攤商、豬肉攤。
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表示,最近這幾天,各單位都到肉攤去把標章拿給店家,台灣豬貼紙是衛福部的標章,用圓形(國產豬)、三角形(進口豬)區分,其中圓的國產豬標章,跟農委會的台灣豬標章設計很像,不仔細看還分不出來,但農委會先設計推出台灣豬標章,其他單位設計的產品「長得像也不能說不行」。
商家:大家都標 等於沒標
黃金城說,衛福部的標章強調有清楚標示就可以,只區分台灣豬與進口豬,但農委會的台灣豬標章是有申請制度的,兩者不一樣,此外農委會還會把申請的餐廳攤商在網站上標示地圖,申請通過取得台灣豬標章,消費者可以在網站上找到商家與餐廳;截至目前為止,餐廳、業者申請台灣豬標章超過八千家,到年底可望突破一點五萬家。
雲林口湖養豬生產合作社經理洪健鈞表示,這陣子台灣豬貼紙都在市場主動發、業者自己貼,包括地方市場的麵攤都貼,要幾張有幾張,小吃攤弄不清楚還問「應該貼哪一張?」原本是要讓人辨識,結果兩個部會的豬標章這麼相似,連他自己一時間也無法分辨,況且現在各式各樣標章都有,還能夠自己印、自己寫,標章標識貼得浮濫,「以為是在貼春聯嗎?」豬肉攤更直言,「大家都標,等於沒標」。
他說,過去進口美牛時,當時的衛生署推強制標示,因此店家都有「本店使用XX牛」貼紙,事實證明有的店家到現在貼紙八年不換,貼紙邊邊都乾掉、斑駁泛黃了還在貼,這樣的標示對消費者的意義是什麼,這麼多種台灣豬標章,到底哪一種才對都不清楚,只要有貼就好,這樣下去只要過幾個月,吃甚麼大家早就都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