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在「靜聽松風」裡

李秀珍(臺北市藝術才能校本資優方案輔導老師)  |2020.12.14
1264觀看次
字級

文/李秀珍(臺北市藝術才能校本資優方案輔導老師) 

 仲夏時分天氣炎熱,帶領一群超過百人夏令營孩子,從藝術鑑賞學習中,增進美感素養,並體驗「靜心」的美妙。這樣的教育目標難度不小,挑戰夏令營沒有嗨翻天的活動,以專注、靜心、思考、喜悅、動靜和諧為課程目標,不是走快板而是慢下來,重視照顧與管理自己的情緒。感謝一群熱情的師長匯聚智慧樂觀向前,從音樂、肢體、視覺、觸覺、嗅覺,在自然體驗中開展「心」的優游,無論老師、隊輔、愛心爸媽還是小朋友,大家都經歷和享受了一個禪味十足的暑期營隊。

 南宋藝術家馬麟所畫的〈靜聽松風圖〉是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名畫,馬麟以工筆設色描繪,高超的繪畫功力展現在山水人物的細膩描繪中。圖中兩株位於深山流水間的古松,枝幹盤曲,姿勢蒼勁,如蟠龍飛空。右上落款寫著「靜聽松風」四字,下有兩方鈐印「丙午」、「御書」,丙午標示年代,御書是皇帝親寫之意。至於畫中高士,比對故宮多幅宋理宗肖像,可推知是宋理宗,左下角有畫家親筆落款「臣馬麟畫」。宋理宗悠閒斜坐於松根,古代沒有照相機,皇帝應該是經常喜歡來到此處,請畫家馬麟畫下他自己題寫的這幅〈靜聽松風圖〉,成為傳世名作。畫中人物定靜閒適,一派輕鬆,傾首凝神諦聽,前方有一侍童執扇側立,畫中元素有遠山、溪水、老松、藤蔓等。

 教育學者大衛‧柏金斯(David Perkins)在《看藝術學思考》中提出欣賞藝術作品能提升理性與感性的能量,從觀看、凝視、專注中培養直觀與思考力。運用在老師的帶領學習中,欣賞畫家如何展現高超的技巧和想像力來表達內在心境與外在環境,是鑑賞活動設計的重點。小組活動設為八關提問,賞畫前安排學生靜心數息,調整好心情後,再融入欣賞與尋找畫面中傳達的訊息。一邊播放在大自然中所錄下風聲、鳥鳴與溪水聲,聲音的元素巧妙地增添了「聽」與「風」的意趣,宛如走進畫中天地,達到心靈的啟發和共鳴,領略清靜、善美、智慧及自在的意趣。畫中人物表情生動入微,眼神放鬆,姿態悠然舒暢,是孩子喜愛模仿享受的橋段;表演松樹與風動也非常受歡迎。

 關於這幅畫,誰有禪意?是畫中主角?侍童?畫家馬麟,抑或是賞畫的你我?各有各的發表,創思十足。參禪也可在藝術鑑賞中,意猶未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